第507章 妥协

  江南士林近水楼台,在北方地区还没收到消息的时候,就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请愿。

  没错,就是组织!

  无数江南士子,不管是不是此次殿试的参与者,甚至很多压根就没参加今年的“高考”,他们高举着圣人雕像、喊着圣人之言,从四面八方向临安汇聚,到达目的地时人数已经达到了两万人。

  武从文妥协了,解除了考官团的禁足令,也不再强逼众人更改评分排名,只表示此次科举的结果暂缓发布。

  这个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告诉对方和对方背后的势力:老子怂了,但你们也别太过分,至少要和我这个皇帝商量着来。

  谁知他的妥协却被对手看成了软弱,不但拒绝离开江南贡院主殿,还开始了集体绝食。

  那意思就是:陛下既然已经妥协,那就妥协到底吧,必须全盘接受咱们的条件。

  可以说,某些势力此时已经嚣张跋扈到了极点!

  你以为这就是他们的下限了吗?

  呵呵,还早着呢!

  武从文一怒之下恢复了马上皇帝的铁血,下令临安四门紧闭,拒绝各地士子入城,并在城内实行宵禁。

  他还是保留了一丝理智,没有下令军队镇压,也没有宣布江南各路进入紧急状态。

  可他不想流血,有人却不在乎,或者说在那些人眼中,人命根本就是不值一文的东西!

  华夏三年,六月十二。

  也就是武从文宣布临安戒严的第三天,东南方向传来紧急军报,海寇再次在明州【今浙江宁波】登陆,这次不再是劫掠村庄,而是直接攻入了明州治所鄮县县城【今宁波市鄞州区一带】。

  明州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港口和海上贸易中心,设有市舶司【即海关机构】,管理对高丽、东瀛等国的海外贸易。

  之前台、温两州遇袭,东南方向的海贸已经停了,这次算是把大武朝最后的海外贸易也彻底断绝!

  根据信使军报,此次来犯的海寇足有万人,是直接在港口登陆的,在城内烧杀抢掠一番后四面出击,所到之处鸡犬不留。

  仅仅两天便造成了数万人伤亡,十几万人无家可归,整个明州几乎全部沦陷!

  面对这种局面,武从文只得急调驻守江宁的岳飞率一万军南下,阻止明州海寇继续肆虐。

  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岳飞南下需要时间,在他赶到之前,明州方向的难民就抢先一步涌到了临安城外。

  数万难民扶老携幼,再和本就聚在临安城外未散的两万江南士子一结合,就他妈差直接攻城了!

  从江宁【今南京】至明州【今宁波】,临安【今杭州】是必经之路,想要绕开路程至少翻倍,到时海寇估计都已经打到越州【今绍兴】了。

  可要是不绕路,岳飞的大军就会和聚集在临安城下的近十万士子、百姓人迎头相撞,武从文敢肯定,绝对会爆发规模巨大的流血冲突,那样局势就再无挽回余地了。

  不得已,武从文只能再次妥协,一天之内连下两道旨意。

  第一道,张榜公布了此次科举结果,就是最初的那版,一字未改。

  第二道,打开临安西门,并派军队在城外架火施粥。

  城外士子闻讯欢声雷动,儒冠扔了满天!

  少了这些读书识字人的居中串联,那几万明州难民顿时群龙无首,纷纷向城西聚集,毕竟吃饱肚子才是第一位的,前两天暗中发放食物的那些家伙也不见了啊!

  围城人群一走,岳飞立即重新启程,率军自城东绕行,继续奔向东南。

  可等他过秀州、进入明州地界后,只看到了遍地的尸体和残破的村庄,哪里还有海寇的踪影?

  一路急行军赶至鄮县城,只见城门大开,城内浓烟处处,偶尔可见火光,幸存的百姓哭嚎连连,同样未能发现敌踪。

  找到几个百姓一问,原来那些海寇几个时辰前已经登船扬帆了,临走前还最后又抢了一把!

  消息传回临安,还不等武从文龙颜震怒,朝堂上便再起风波。

  武从文只是临时南下,又不是迁都,汴梁的行政班子自然不可能全部跟随。

  可日常朝政一天也不能停,尤其是那些必须皇帝亲自处理的大事,比如新军的筹备。

  华夏三年六月二十。

  又是那个年逾八旬的刘吾醒,以他为首的四十七位江南重臣联名上书,恳请朝廷筹建新军,员额十万,以防东南海寇,名曰“备倭军”。

  武从文未置可否,拂袖退朝。

  他占领江南之后,除了均田,另一大举措就是裁汰冗军。

  之前四朝并立,各方或为自保、或为扩张,都在大肆扩充军队,最弱的隆武朝廷,以小小的闽越之地就拥兵二十万。

  虽然战斗力拉胯到了极点,花费却一点儿不少,几乎耗光了财政!

  经过数年战乱,大武朝初立、国家初定,武从文自然要裁汰冗军,既为消除隐患,也为充实生产人口。

  江南最终只保留了六万正规野战军,其中两万随岳飞坐镇江宁,两万由张宪统帅驻守峡州【今湖北宜昌】,剩余两万分驻临安、福州【即今福建福州】、洪州【今江西南昌】、潭州【今湖南长沙】。

  另有各地二线守备厢军五万,按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