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70

emsp; 第263章 跟我回家吧,雪。

  因为指出了编辑来信的语病,被编辑抓去当了同行。

  因为对负责的作者提了些建议,被作者认为超有写作天赋,在作者的推荐下,又和作者成了同事。

  天见雪——游记投稿人,杂志社编辑,连载刊文作者。

  稍不留神,就发展出了三种职业。

  还都是文字相关。

  “第一卷的三分之一内容会在杂刊上连载,这是预热,会有三四期左右,之后留下最有悬念的一章,再打个出单行本的广告……新人作者大多是这样。”

  无名气的新人作者直接出书很难大卖,于是编辑部会让一些老牌作者在其书的自述区打个广告,或者在悬疑节目里的某处放上一本书当背景,有些外形较好的作者,还会在一些节目出境。

  老牌作者就不怎么担心销量了,不管是在文刊里连载全文再出整合本;还是毫无预兆地突然出版一本新书——他们的名字,就是最好的广告。

  “天见小姐真的很有天赋,这种手段是怎么想出来的呢?”七夕月的甜品店里,新名香保里叉着盘里的提拉米苏,思维不停地转动着。

  身为《侦探左文字》作者的女儿,新名香保里的文采不逊色于父亲,在父亲去世后,她接过了父亲重新连载的新章,并发表了数篇自己的推理小说。

  为了学习,新名香保里平日也会阅读不少推理作品,不过她到底是个普通人,父亲去世前的刊文暗号是她最靠近真实案件的一次。日常生活中,她是没什么渠道与案件接触的。

  友人中也没有什么警察和侦探,以取材为理由麻烦侦探有些不好,有更多需要他们时间的委托人。

  所以当新名香保里在与新编辑探讨剧情时,被库拉索的灵感深深打动!

  得到库拉索同意后,新名香保里把她的建议写入了正文。

  「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戴着眼镜、一身职业装的黑短发女人客套道。

  新名香保里是从公司职员转变为作家的,年纪尚小。但她的天赋是老牌编辑都赞不绝口的。

  新名香保里:「天见小姐以前,是对推理小说完全不感兴趣的类型吧。」

  「硬要说的话,我对文字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喜爱…」

  这不是一回事啊!

  前一个编辑的印象里,新名香保里是位很知性的女性,说话温声细语,从不拖稿,总是保持着礼貌的距离,是个很好交流的人。

  然而对于这位新编辑,新名香保里迸发了极大的兴趣,务必要打磨这块璞玉。

  与此同时,她也实在好奇。

  点子真的会源源不断地从脑中冒出来吗,像是永不枯竭的活泉。

  新名香保里自认为做不到这样,她只是会用文字把那些并不连贯的想法串联起来,而天见小姐……

  坐在新名香保里对面的库拉索,面前摆了一份蒙布朗。

  她回答道:“算是……运气吧。”

  “好运?”

  新名香保里当了作家后才明白,作者能写出什么东西,与他们自身的经历和眼界是分不开的,闭门造车很难、很难,所以就算稿酬颇丰,她也不会成为一个只会赶稿的宅人。

  所以,天见小姐口中的好运……

  “运气可是很重要的。新名小姐的那本书里也是,如果主人公没有侥幸活下来,就没有后面的发展了吧。”

  “是这样的,因为把每个逻辑解释通顺实在是太费功夫,因此很多事情都要靠巧合、偶遇和运气。”

  比如被害者听到了关键话语被灭口,侦探刚好去了被害者遇难的地方,场外支援者阴差阳错给予了提示……

  所有的发展,都需要“运气”来推动。

  库拉索没具体说出书名,新名香保里把自己笔下主角的经历都过了一边,才确认库拉索指代的是谁,“是佑实啊。”

  《来自黄泉的使者》

  根据一连串案件现场都下的痕迹,警方追查到的某一位嫌疑人,居然在第一起案件的前一天,意外死亡。

  还不止如此,第二起案件的嫌疑人是第一起案件的死者,第三起案件的嫌疑人是第二起案件的死者,层层圈圈,皆是悖论。

  佑实警部焦头烂额,直到最后一章,佑实警部看到了自己家里的犯罪计划书……

  他也成了死者和嫌疑人。

  新名香保里回到最初的话题,“天见小姐的新书,真的不需要我的推荐吗?”

  天见雪的第一本作品即将发售,作为同事、友人、伯乐,新名香保里显得比本人还要激动。

  “不用了,香保里老师,我想试试自己能走多远。”

  “天见小姐……不,天见老师!我相信你的书一定能大卖的!”

  库拉索笑容不变,“说起来,我书的内容和佑三的故事还有些像,如果发生了什么鉴别事件,请香保里老师多多包容。”

  “不会的啦,”新名香保里早就看过原稿了,“手法、动机、悬念、叙述角度,完全不一样!”

  喜好推理小说的读者,不会连这点判断力都没有的。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