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也不能怪儿子,他自己弃城逃跑,给儿子找到了发展的机会了。]

  [弃城而逃,一生的耻辱。]

  [就是因为安史之乱,他变成了一个不管是粉还是黑都希望他早死二十年的皇帝。]

  [真的有人在粉李隆基吗?]

  李隆基:……

  他讷讷地又坐下了。

  天幕要是拿他弃城而逃这件事来堵他的嘴巴,那他无话可说。

  【高力士看到李隆基寝食难安的样子,给李隆基提了建议,那就是最传统也是最能得到大家认可的“推长而立”,没有嫡,那就立最年长的那个吧。李隆基的大儿子被猛兽抓了脸,不适合当太子,二儿子又被他自己给杀掉了,所以最后,李隆基立了他的三儿子李亨为太子,这也是李隆基之后的皇帝,唐肃宗。】

  文武百官纷纷点头。

  这没错,很有道理。有嫡立嫡有长立长,这很正常啊,没有人会提出异议。

  点完头后,众人又齐齐摇头。

  想什么呢,他们的太子还活着呢,就想着立新太子的事。

  这样不好。

  李隆基拳头握紧了。

  就是李亨,想要他的皇位?

  让他先评估一下这个儿子的政治素质如何。

  但李隆基还没有得出一个结论,满屏弹幕就成群结队,手拉手,呈哈哈哈的形状过来了。

  李隆基傻眼了。

  [哈哈哈哈哈让你立年纪最大的那个,你俩前后脚死的呀!]

  [我去百度了,李隆基跟他的儿子李亨的死亡日期就差十三天。]

  [儿子老子一块死,谁懂啊,戳到我笑点了。]

  [真神奇啊。]

  [不是,李隆基他真的好能活啊。]

  儿子老子一块死。

  李隆基沉默了。

  这话说的是事实,但是怎么听着就不是那么悦耳动听呢。

  后人在笑话他,因为他活的久就笑话他。

  他确信。

  此时李亨的心里也是波澜起伏,

  什么?

  前后脚死的?

  李亨心里因为那句“李亨是李隆基之后的皇帝”而雀跃的心情还没完全降下来,就被天幕雷霆之击重重打倒。

  他竟死那么早?

  究竟是阿耶太能活,还是他实在过分脆弱啊?

  后宫中,杨贵嫔开始担心了。

  她倒不是担心自己的儿子当不当得上皇帝,她担心的是:“与陛下前后脚死,我儿死的很早吗?怎么死的,有办法阻止吗?”

  赵丽妃也想到这茬:“是啊,天幕也没说是因为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改。”

  “要不……不当那个什么唐肃宗了吧?”

  杨贵嫔斟酌良久后,真诚建议。

  她不是什么有野心的女人,她只是想让自己的儿子能平安。

  如果登上皇位就意味着早亡的话,那她宁愿自己的儿子不等这个皇位。

  王皇后也开始真心实意为杨贵嫔的孩子担心起来。

  满后宫,没有一个把注意力放在了李隆基能活多久,他究竟是怎么死的这上面。

  没有人关心他。

  哦,能活多久?

  天幕不是说了吗,“李隆基他真的好能活啊”。

  【张九龄和李林甫在宦海沉浮,一个唱罢,一个登场。但这随着他们二人在宦海沉浮的并不仅仅是这两个人的命运。张九龄做宰相的时候,还提拔了一个他非常赏识的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佛”,王摩诘,王维。】

  [啊,居然能讲到王维。]

  [我太爱王维了!]

  [是王维把我炸出来了,我粉的诗人必须有牌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最喜欢他的这句诗。]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读他的诗,读了以后就能平静很多。]

  天幕的话引起了大殿上短暂的骚动。

  “王维是谁?”

  “他在后世这样有名吗?”

  “快看啊,突然出现了好多的弹幕。”

  “听说这是张公赏识之人,你可听说过张公还赏识谁了?”

  “咱们有同僚叫王维的吗?没有印象啊?”

  “那是大名鼎鼎的‘诗佛’啊,能得这种称号,想必很厉害吧?”

  “就是单看这一句‘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