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

……”分明两人刚才在谈心呢!那么严肃的事情!

  沈观没有阻止,由着姜清杳坐到了他膝头那处,只是揽着她的腰,不许她有任何想从他怀里离开的架势。

  收到来自姜清杳的指控,少年笑意盈盈,半点也不避讳少女时不时偷偷瞥来的目光。

  沈观还掬起她一点发在指尖,轻嗅了嗅:“清杳用得什么香?”

  “没有用香。”姜清杳抢回来,理顺了归到肩后,不许沈观碰。

  少年看了她一眼,小声:“小气。”

  下午时,姜清杳在听竹院的小厨房里,亲自煮了红豆桂花圆子,盛了两盅,细致放入食盒中,外头裹了保温毯,便带着晴天和杏子去往华阳居。

  姜清杳想着才嫁过来五日,就让他们母子起了争执,到底不像样。

  况且这种事,越僵持着,就越难看,更何况她又是小辈,还是做人儿媳的,总得先低个头、服个软。

  姜清杳便想假借送吃食的名义,去问个安,婆母若接受,这事便过了,若还给她立规矩,她大不了回听竹院歇着,才不会傻乎乎的呆站着了。

  反正她自己也想吃红豆圆子,暖呼呼,甜糯糯,正适合这天寒地冻的时候吃。

  外头风雪已停,院子里,婢妇们三三两两在扫雪。

  她们见姜清杳走来,皆停下手中活计,恭敬唤道:“少夫人。”

  姜清杳微微颔首,出了听竹院,行到外头园子里,下人们便唤她:“七少夫人。”

  沈家这辈男子十二人,序总排行,沈观排第七,上头一个已逝的嫡亲大哥,和同父的四哥、五哥,其余均是二房、三房、四房的堂兄弟。

  还有女孩儿,出嫁了的有四位,还有五人待字闺中。

  聚居在清河县祖地的族人不知凡几,还有散落在各地为官的沈家人,又不知几多。

  这么一个庞大的家族,姜清杳想想便头疼。

  华阳居里,沈夫人正歪在炕上,听嬷嬷汇报公中事务,她们这一房,是沈家大房,沈夫人李氏掌管府内开支。

  李氏听见外面小丫头报:“少夫人来了。”

  忙起身坐到椅子上去,双手拢了拢抹额,确认端庄不失态,便轻咳一声,朝门边望去。

  “给母亲请安。”姜清杳进来后,微微屈膝,行了个礼,而后笑道:“今日媳妇嘴馋,自个儿做了甜羹,便想着带来给母亲尝尝。”

  李氏听着这话,眸光掠向晴天手中的食盒,嘴角微微向下一撇,算她乖觉,没有恃宠而骄。

  “拿来我看看。”李氏慢悠悠道。

  姜清杳唇角微勾,心里明白这事算过去了,便亲自端了瓷白小盅放到李氏身侧的桌子上,“母亲,您趁热吃。”说着,递上小瓷勺。

  李氏出嫁前是家中嫡长女,下有弟妹,虽然在家里养的娇,却是个忘性不记仇的。

  所以遇着不顺的事,她气过之后,明晓其间道理,便很容易自个儿开解了。

  不让管,她还不想管呢,谁稀罕!公中各项庶务,还不够她忙么。

  如此不带怨愤的看姜清杳,便又发现她实在美得惊人,一颦一笑,娇妍动人,让人怎么都瞧不够。

  李氏心中微哂,怪道她那儿子上心。

  如此想着,便舀起一勺尝了尝,甜蜜软糯,确实是她这种女孩儿喜欢的吃食。

  “我这里有南方来的蜜桔,你带些回去。”

  李氏给了台阶便下,说到底,她就剩这么一个亲儿子了,若因这事离了心,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在姜清杳走后,银烛的娘亲王嬷嬷试探问纳妾之事时,李氏便有些着恼。

  “哪有才新婚就纳妾的,说出去,沈家剩下的这些儿郎还怎么娶亲?”

  王嬷嬷见李氏忽然改了口风,心中一愣,又想起昨夜的风言风语,便焦急上火。

  于是午后便寻了个由头,回了沈府后巷里的家,想寻她家老头子商量对策。

  谁知老头子不在,银烛却回来了。

  “你不在少夫人跟前伺候,怎的跑回来了?”王嬷嬷问道。

  银烛在家里过得小姐一般,她一进屋,就有小丫头端来热茶。

  “她哪里要我伺候,防我跟防贼似的,到是杏子会谄媚巴结,在她跟前比我得脸许多。”银烛气呼呼道。

  王嬷嬷瞧她这失意模样,也坐到她身边来,叹气道:“夫人那边又改了口儿……”

  于是便把昨夜里听到的几句话,添上自己的猜测,又将今日里的事,桩桩件件拿出来跟女儿分析。

  “你说,这得等到什么时候才抬你做姨娘?你已十八了,不小了。”

  银烛听着,面色几变,恨恨道:“娘,你不知道她多会来事,不就来个癸水,连夜里折腾个没完,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把公子唬得直心疼,谁知道她是不是装的。”

  银烛又啐:“来癸水了,还霸住公子不放,十足的狐媚子!”

  王嬷嬷急了,“那可咋整?难道咱就这么干等着?”

  银烛有些泄气,她原本以为姜清杳是小家女,还不如她这大家婢,况且外头不是传她故意使心机落水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