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皮毛包冻疮

  “这味儿确实够呛。”

  宋阳揉了揉鼻子,“我本来想着,拿一个熊掌给大哥,让他拿去送给他师傅,另外三个送给阿公,说不定有人想吃熊掌,还能换点钱。”

  冯晓萱摇摇头,说道:“送啥送呀,你都打了好几只黑瞎子了,自己还没尝过熊掌啥味儿呢。这次我做给你吃,别老是想着换钱,也得对自己好点呀!”

  宋阳微微一愣,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从开始撵山到现在,自己还真没吃过熊掌。

  只知道这是难得的美味,做法还特别复杂,一般人做出来根本不好吃,所以一直没动过吃熊掌的念头。

  现在听冯晓萱这么一说,他觉得尝尝也不错。

  再过些年,想吃熊掌怕是没那么容易了,吃一次也算是一种人生体验嘛。

  于是,他点头应道:“行嘞,那可得好好尝尝是啥滋味!”

  冯晓萱自信满满地说:“等着吧……不过今天可不行,还得泡上一段时间去去腥味。”

  停顿了一下,她接着说:“带回来的黑瞎子肉,我已经喂给小黑和小白了,也拿给团团跳跳吃,结果它们一闻那味儿,扭头就跑开了,根本不吃。”

  “会不会是因为都是熊类动物的缘故?”

  “不知道呢!”

  “不吃就算了……喂过奶粉,也做记录了吧?”

  “这种事儿还用你说!”

  一家人在家里,从来没有相互推诿家务的习惯,大家都争着把家里打理得妥妥当当,根本不用宋阳操心。

  晚上吃过饭,一家人围坐在壁炉前烤火,又聊起张晨轩今天被黑瞎子挠伤的事儿。

  宋建国洗完脚,趿拉着鞋子坐在壁炉旁。

  宋阳见他时不时伸手去挠脚后跟,便打着手电筒看了看,发现他脚后跟红肿得厉害,一片紫红色的水肿红斑。

  “爸,你这是生冻疮了吧?”宋阳关切地问。

  宋建国满不在乎地说:“以前没生过,估计这几天放羊,鞋子老是弄湿,就开始痒了。没事儿,等天气暖和了,自然就好了,又不是啥大毛病。”

  “可没那么简单,生过一次冻疮,以后每年冬天下雪的时候都会生,关键是痒起来难受得很……”

  宋阳思索了一下,说:“你等会儿,我有办法帮你治治!”

  随后,他又看向王静雅和冯晓萱,问道:“你们俩没生冻疮吧?”

  两人都摇了摇头。

  见两人没事,宋阳起身到厨房拿了菜刀,打着手电筒去了仓房。

  不一会儿,他割了一块皮毛回来,递给宋建国:“用这个包上,要不了两天就好!”

  宋建国接过那块皮毛看了看:“这是狐狸的皮毛……你把皮毛割坏了,不就不值钱了?”

  “没事儿,我割的是狐狸腿上的皮,对整张皮毛没多大影响。这是我师傅传给我的法子,用这皮毛包冻疮,效果可好了!”

  具体原理宋阳也说不清楚,他自己也没试过,但他坚信李乘风不会骗他。

  见宋阳说是师傅传的法子,宋建国也就没再多想,让王静雅帮忙,用麻线把那块狐狸腿皮缠在脚后跟上。

  “家里还有不少苕藤和包谷草,够羊吃挺长时间的。在天气好转之前,就别去放羊了!”

  宋阳又叮嘱了一句。

  他都开始怀疑自己养黄羊的决定对不对了。

  这十来只黄羊,有几只母羊早就开始下奶,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下崽,到明天羊的数量就更多了。

  可冬天放羊,那滋味可不好受,冰天雪地的,虽说每天就只是把羊赶到山上转转,但宋阳作为放了半辈子羊的人,深知其中的辛苦,无论刮风下雨,一天都不能落下。

  而且,离这群羊真正值钱,还得等两三年。

  记忆中,直到八四年,才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开店,之前都是优先解决城里人的就业岗位。

  等政策放开后,各种商店、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那些羊肉店开始受欢迎,这些羊才开始值钱。

  现在才八二年,还有两三年时间。以黄羊的繁殖速度,等这两三年过去,估计得有五六十只。

  到时候,就不是宋建国一个人能照料过来的了。

  但黄羊真正值钱也就那几年,后来养殖户越来越多,就又变得平常了。

  宋阳就想抓住这几年的机会,至于以后,估计得自己找销路才行。

  想到这些,他轻轻叹了口气,还是得坚持啊。

  俗话说,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只希望到时候,一家人的努力不会白费。

  宋阳心里还惦记着那只野狸子,打算早起去蹲守,看能不能把它弄回来,于是领着孩子早早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宋阳就起床了。

  他洗漱完,把昨晚的剩饭剩菜热了热,填饱肚子,到楼上跟冯晓萱打了声招呼,便挎着双管猎枪出门了。

  几条猎狗一见宋阳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