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粮食价格

  真正踏上行程,宋阳才深切意识到,自己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瞧这雨下得,山沟沟里到处洪流涌动,滑坡频发。

  平日里就难走的米仓道,在这种恶劣天气下,简直成了天堑。

  众人一合计,觉得顺着公路去汉中那边或许会容易些。

  可到了公路上才发现,现实远非他们所料。

  道路上满是从山上滑落的泥石,不少路段都被冲毁了。

  那盘山公路蜿蜒曲折,翻山越岭,不仅路程绕得厉害,途中要经过的河流也众多。

  尤其是遇到那些被洪水冲垮的桥梁,奔腾的洪流横亘眼前,就像一道无法跨越的天险。

  望着那汹涌的水流,大家心里都直发寒,清楚要是贸然趟过去,瞬间就会被洪水吞噬。

  无奈之下,众人只好折返,重新踏上在深山沟壑间蜿蜒穿行的米仓道。

  这米仓道,宋建国、宋阳他们走过好几回,十分熟悉。

  它是老辈人从古时起,一点一点开凿出来的山道。

  古人开凿时,特意避开了一些大的河流,有些路段干脆沿着河岸开凿。

  即便偶尔遇到一些小河上的小桥被冲毁,也还有办法渡河,实在不行,还能从山上绕路,找那些地势开阔、水浅的地方穿过去。

  这依旧是一趟异常艰难的旅程。原本想着今晚就能赶到南郑附近,可折腾了大半天,连一半的路程都没走完。

  平日里干涸的山沟,如今洪流纵横,处处暗藏凶险。

  就连山道间的幺店子,都有两处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没办法,夜里众人只能在山中找了个山洞暂且栖身。

  所幸出来时带了些干粮,不至于饿肚子。

  第二天下午,一行人冒雨来到上次送滚滚去汉中时住过的老店。

  呼啦啦一下子涌进去三四十人,让原本就滞留了不少人的老店,显得愈发拥挤。

  众人在雨中跋涉,一个个疲惫不堪。

  即便带着遮雨工具,也早已浑身湿透,冻得直哆嗦,赶忙围到烟熏火燎的火塘边烤火取暖。

  老店里滞留的人,大多是从外地来偷偷做生意的。见宋阳他们进来,纷纷围上来打听外面的情况。

  “你们从哪儿来呀?”一个人凑到领头的宋建国跟前,小声问道,“这么大雨天还出来,是干啥呢?”

  “从山里边来的,村子里好多人家都断粮了,我们出来想办法弄点粮食。”

  反正大家都是为了粮食而来,老店里滞留的人不少本就是在黑市上倒买倒卖的,宋建国也不担心他们知道自己的来意,只是没说他们具体是哪个村寨的。

  “买粮……这买粮可难喽!”那人无奈地摇摇头,“粮食价格涨得厉害啊!”

  “现在卖到什么价了?”宋建国压低声音问。

  那人看了宋建国一眼,说:“晚上你就知道了,夜里有人来卖粮食,这里好多人都是来买粮的,根本别想讲价,稍微犹豫一下,粮食就被别人抢走了。”

  宋建国微微点头,反问道:“那你又是来干啥的?”

  “我是来收点药材的,第一场洪涝过后就来了,本以为不会再下雨了,结果一来就赶上了最大的那场暴雨,之后雨水一直不停,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在这老店都住了好些日子了,这一趟可亏大了。”那人满脸沮丧,唉声叹气地说道。

  或许因为他不是倒卖粮食的,便把其中的门道给宋建国讲明白了。

  其实,众人进店的时候就看到不少背篼、背夹之类的背运工具摆在外面。

  宋建国心里清楚,这人说的是实话,看来晚上得想办法抢购些粮食,可不能再在黑市上被狠狠宰一刀了。

  之所以有人选择夜里到老店来卖粮食,而不去黑市,就是怕被追查。

  听说已经有人因为倒卖粮食被抓了。

  但越是这种时候,粮食价格越高……总有人为了发财,不惜冒险。

  碰上这种天灾,大家虽互不相识,但在谈论各处灾情的过程中,那份生疏感一下子就消失了,纷纷讲述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宋阳这才发现,汉中这边的灾情远比他想象的严重。暴雨和洪涝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蜀地。

  老店里挤满了滞留的人,大家都在诉说着各自看到的惨状:哪些靠近河流的村庄,房屋被冲垮了多少;哪里又有多少人被洪水卷走。

  哪里还看到河流中漂浮着被冲走的牲口和房屋残骸。这边的情况,一点都不比蜀地乐观。

  山沟里突然暴涨的洪水,不仅卷走了不少牲口,还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

  而这些山沟里的洪水汇聚到贯穿整个汉中盆地的汉江,让汉江瞬间变成了索命的恶魔,吞噬着靠近它的一切。

  众人之所以选择来南郑,是因为这里在全国都是有名的产粮地。

  宋阳只希望黑市上的粮价,别高得太离谱。

  然而现实情况却更加严峻。听了众人的讲述,宋阳不禁怀疑,自己提议来南郑买粮,到底是不是个明智的决定。

  正如那人所说,到了晚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