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愤怒

  .........

  李秀成用望远镜看了看庐江城,庐江城上插满了清军的黄龙旗,又将望远镜望向了阴沉沉的天空。

  天空还在下着小雨,丝毫没有停的意思死寂 死寂的。

  看到这里李秀成心凉了一半,嘴里喃喃的说:

  “”看样子雨一下子停不了, 太阳一时三刻也不会出来“”

  “”来都来了.......那就打吧“”

  .........。

  忠王李秀成说这个话的时候, 心里的底气已经不是很足了。

  人是铁饭是钢 没有粮草支撑, 打起仗来心慌慌。

  李秀成作为十几万人的统帅,既要能带领大家取得胜利。

  又要保证大家吃得好, 睡得香 李秀成简直像个家长一样, 啥事儿都要管,劳心劳肺。

  .........。

  下令进攻后。

  三路太平军在太平将领林绍璋 吴如孝 皓云宽等将领的指挥下 , 在光秃秃的泥巴地里 对着庐江城发动进攻。

  庐江城内的清军随即反击。

  .........。

  庐江清军守将叫做吴长庆,。

  吴长庆他早已在一两个月之前得到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命令:

  “”长毛可能会打你庐江的主意,你务必做好准备,积极防守“”

  “”我制定了一套拦截策略,你将庐江附近几十里的村庄百姓,全部赶入城内,破坏村庄,水井下毒,一根柴,一颗钉也不要留给长毛“”

  “”做好“”坚壁清野“”的准备“”

  “”千万勿坏我大局“”

  两江总督曾国藩早就有了交代,而且已经事无巨细的制定作战计划。

  所以皖南地区的清军守将只用认真执行即可。

  ........。

  面对太平军来势汹汹的进攻 吴长庆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将城外十余万百姓赶入城内,命他们加入城防。

  年轻力壮者直接上城楼参与作战,老弱妇孺能拿得动的,就帮忙搬运物资,总之每个人都不能闲着。

  ...........

  “”吴长庆“” ........安徽庐江南乡沙湖山人。

  吴长庆生于1829年, 他的父亲叫做吴廷香 吴廷香是朝廷的官员

  所以吴长庆是生于乡绅世家,从小衣食无忧,读书写字,样样不落。

  咸丰四年也就是一八五四年。

  太平天国攻入安徽,安徽大乱。

  吴长庆的父亲吴廷香 奉咸丰皇帝的旨意在舒城,庐江等地办团练,抵御太平军。

  团练是办起来了,但是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却十分差,大部分士兵都只有大刀,长矛,火枪在他们部队里都是个稀奇的玩意儿。

  部队的武器如此之差,可见战斗力也不怎么样。

  结果这支团练在与太平军对战当中,一下子被太平军打溃,就连父亲吴廷香直接战死在舒城城外。

  父亲死了之后,按照朝廷的规矩,儿子吴长庆就接替了父亲的官职,从而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现在的吴长庆隶属于曾国藩的湘军,但是并非曾国藩的主力,而是一支偏师,不太受曾国藩重用。

  太平天国灭亡之后

  吴长庆在曾国藩那里得不到重用,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李鸿章的淮军,才慢慢的成为清末着名的淮军将领之一。

  ....…….....。

  李秀成的大军太平军在五月初,兵分多路对庐江发动进攻,大战一触即发。

  太平军的攻城手段也很简单,无非是火炮先攻,在用步兵快冲,冲到城底下,进行搭梯子,爬绳索。

  可庐江的吴长庆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命令集中全城的男女老少加入战斗,百姓们拼命的往下砸石头,砸得太平军哇哇叫。

  很快庐江城底下,就躺了一片太平军尸体。

  太平军冲锋很难,他们又没地方躲藏,双脚又在泥土地里,一脚一个脚印的冲锋,很难形成战斗力。

  这样的战斗打了三天,庐江城下除了躺满了太平军的尸体,根本没取得实质性的战果。

  李秀成站在行辕外,依旧用望远镜望着庐江城那边的状况,他叹息道:

  “”三天就损失这么大“”

  “”看样子........庐江也打不下去呀“”

  此时的李秀成内心开始动摇,打一场输一场,这仗还怎么打?,不如回苏州算了。

  手下人劝忠王李秀成:

  “”要不?......咱们用咱们的拿手把戏,挖地道?我就不信炸不死那些狗日的“”。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