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剧本杀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剑来(1-28册)出版精校版> 第122章 风雪宜哉石毫国

第122章 风雪宜哉石毫国

心性纯朴,但是在修道一途上,不够坚韧,很容易分心岔神,如果淬炼灵气、温养气府一事,刚刚开了个头就被打断,就只得从头再来,一两次没关系,次数多了,一旦形成一条曾掖自己都毫无察觉的心路轨迹,就是大麻烦。人之惰性、贪念等等,多是如此,看似悄然生发,天经地义,实则在旁人眼中,早已有迹可循。

  所以在曾掖修行的前期,陈平安就必须要多费心,照顾着点少年。

  虽非师父,倒也挺像是一位护道人了。

  想到这里,陈平安哑然失笑。

  陈平安非但没有心情沉重,反而轻松几分,大概是想起了些以往的开心事,以至于不知不觉之间,已是眉头舒展,微笑道:“出来吧,我知道你们的存在。这座灵官殿虽然由于香火凋零,使得那金身法相分身之一,早已隐匿沉睡多年,灵官老爷那点仅剩神性,也不足以让它现身庇护一地气数,可是你们双方无冤无仇,井水不犯河水,总好过莫名其妙就结仇吧?一旦遇上某位脾气不太好的灵官老爷,拼着神性消耗,金身破碎,也会将你们打杀的。你们大可以在主殿外进食香火残余,相信身后这尊灵官老爷也未必就会动怒,阴阳之别,凡夫俗子往往喜阳厌阴,道家灵官却未必如此。你们死而得存,本就是天意和机缘使然,所以你们可以在主殿之外四周徘徊,帮着自己维持一点灵光,但是主殿就不要进去了。”

  陈平安说得耐心且仔细,因为许多死后戾气、恨意或是执念凝聚不散的阴物鬼魅,浑浑噩噩,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并不比生前为人之时更多,恐怕连曾掖这类下五境的山泽野修都不如。

  在陈平安眼中,前殿后门附近,有数头阴物藏在那边,阴风阵阵,并不浓郁。如今正值严冬酷寒,阳气稍足的老百姓,比如青壮男子,站在陈平安这个位置上,未必能够清晰感受得到那些阴物散发出来的阴煞之气,可若是本身阳气孱弱、易招灾厄的世人,说不定就会中招,阴气侵体,很容易感染风寒,一病不起。乡野土郎中的补气药物,未必管用,因为治标不治本,病人伤及了神魂,倒是一些神婆的那些招魂定神的土法子,说不定反而有效。

  不知道是忌惮陈平安,还是道理讲通了,那些阴物渐渐退去,放弃了进入灵官庙主殿的打算。

  既然它们止步,陈平安就没有多说多做什么。

  他们此行要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石毫国一个小山头仙家。此处女子阴物现世,行走阳间,陈平安往往让她们托身于曾掖,可她们若是觉得别扭,也可以暂时寄身于陈平安手中一张出自清风城许氏的狐皮美人符纸,以姿容动人的符箓女子,白日藏在咫尺物或是陈平安袖中,在夜间则可以现身,就这样跟随陈平安和曾掖一起远游。

  十二张狐皮美人符纸,如同客栈,如今都有人下榻其中,并且曾经都是石毫国人氏。一到夜幕时分,四下无人之处,陈平安就会拿出符纸,将她们栖身的符箓取出,不过需要消耗些雪花钱,不然符纸就会关门,她们就无法重返阳间,无法多看几眼此方天地动人又冻不着鬼物阴物的雪后风景。

  在这样的夜色中,陈平安和曾掖四周,真是叽叽喳喳,莺莺燕燕,热闹得很,十二张符纸当中,即便原本有些不喜交流的女子阴物,可是这一路相处久了,自然也会有亲近相熟的女子鬼魅,各自抱团,聊着些闺房言语,至于大道和修行,是不会再多说一字了,多说无益,徒惹伤心。

  至于今晚为何她们不现身,是陈平安请她们返回了符纸当中,因为要夜宿灵官庙,入乡随俗,不可冒犯这些祠庙。有几位胆子稍大的女子阴物,还取笑和埋怨陈平安来着,说这些规矩,乡野百姓也就罢了,陈先生身为青峡岛神仙供奉,哪里需要理会,小小灵官庙神灵真敢走出泥塑神像,陈先生打回去便是。只是陈平安坚持,她们也就只能乖乖返回许氏精心打造的狐皮美人符纸中。

  此刻陈平安站在廊道中,身后主殿供奉着一位赤面大髯、黄袍金甲的灵官老爷,手持铁鞭,金鸡独立,威风凛凛。相传是道家两百多位记录在册的正统灵官之一。

  更有极为隐蔽的一个传闻,近百年在浩然天下流传开来,多是上五境大修士和刘志茂之流的地仙,才有资格耳闻。

  那就是上一届坐镇白玉京的道家三位掌教之一,有真无敌美誉的道老二,提出了五百道教灵官之属,三座天下的所有人,哪怕是龙虎山天师,甚至即便原本不是道门弟子,无论是其余两教还是诸子百家的门生,都有机会,一旦积攒足够的功德福运,便得以归位,最终在白玉京五城之一的灵官殿陪祀,享受无穷香火。

  那么抛开既有两百多尊“位列仙班”的灵官神祇,意味着还有半数神位空悬。天命所归,虚位以待。

  陈平安走下台阶,捏了个雪球,双手轻轻将其夯实,没有去往前殿,只是在两殿之间的院子徘徊散步。这大概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陈平安想着一些心事。

  南婆娑洲、桐叶洲和扶摇洲,三个距离倒悬山最近的洲,重宝出世,群雄相争。杜懋飞升失败,琉璃金身碎块四散,这桩天大机缘,传闻引发了许多东宝瓶洲上五境修士的争夺。然后又有五百灵官神位之说。

  这就是真正的天下大势。

  其中陈平安还亲身经历过桐叶洲之乱,被稍稍殃及池鱼,所幸倒是不算性命之忧,但是被那个递出一块祖师堂玉牌的太平山“年轻道士”,算计得很惨。

  钟魁更是因此沦为鬼物,失去了书院君子身份。

  大道之上,险之又险,但是玄之更玄,就在于风险和机遇并存,是浑水摸鱼,得利,甚至是一夜暴富,远胜百年积淀,还是大道折损,一蹶不振,归根结底,就看修道之人自家本事高不高了。大势席卷之下,太平山钟魁是如此,桐叶宗杜懋也是如此,并不会分善恶。这些事情,知道了,未必有用,但是知道其中脉络,比起从头到尾蒙在鼓中,肯定更好。

  由于这趟要走过石毫国南北各个州郡,所以陈平安对于石毫国的朝野江湖和风土人情,在青峡岛就了解颇多。

  石毫国崇尚道门,敬奉一位道教散仙真人为国师。所谓散仙,自然就是不在道家四大主脉之中的旁门道人。道家四大主脉,其中道祖座下三脉,道袍样式也有差别,不过头顶道冠最容易区分,分别是芙蓉冠、鱼尾冠和莲花冠,道士在道门的品秩高低,道冠也有诸多细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