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剧本杀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梨园那些事> 第112章 竹筠戏楼

第112章 竹筠戏楼

,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一日,一位身着华丽锦袍的中年男子来到了戏楼。他自称是京城王府中的管家,听闻了竹筠戏楼的盛名,特来邀请戏班前往京城王府演出。李班主心中虽有些疑虑,但想到这或许是将戏曲传播得更远的好机会,便答应了下来。

  一行人随着管家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一路上,阿瑶对京城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而苏然则隐隐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终于抵达京城,王府的奢华让众人惊叹不已。管家将他们安排在一处精致的别院休息,并告知明日便要登台演出。

  演出当日,戏楼布置得美轮美奂,台下坐着的皆是京城的达官显贵。阿瑶、苏然与李班主抖擞精神,将看家本领一一展现。台下众人看得如痴如醉,喝彩声不断。

  演出结束后,王府的王爷亲自前来祝贺,并邀请他们到内堂一叙。众人来到内堂,却发现气氛有些异样。王爷坐在主位上,神色阴沉,周围还站着几个面色不善的侍卫。

  王爷缓缓开口道:“听闻你们竹筠戏楼曾藏有前朝珍宝,本王对此十分感兴趣。你们今日如实说来,珍宝现在何处?”原来,王爷不知从何处听闻了戏楼与珍宝的传闻,便设下这鸿门宴。

  李班主坦然道:“王爷,珍宝之事属实,但已上交给朝廷,有官员可以作证。”王爷却冷笑一声:“哼,本王岂会轻信你等之言。若不说出珍宝下落,你们今日谁也别想离开!”

  阿瑶心中又气又急,说道:“王爷,我们不过是普通戏子,靠唱戏为生,又怎会私藏珍宝。您如此逼迫,实在有失身份。”王爷恼羞成怒,一挥手,侍卫们便冲了上来。

  苏然迅速将阿瑶与李班主护在身后,与侍卫们对峙起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府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紧接着,一位宫中太监模样的人匆匆走进来,对着王爷行了个礼道:“王爷,圣上得知您扣押了竹筠戏楼之人,特命老奴前来传旨。圣上听闻竹筠戏楼为传承戏曲文化尽心尽力,还曾主动上缴前朝珍宝,特嘉奖戏班,赐金牌一枚,准许自由出入京城。王爷若再为难,便是抗旨不遵。”

  王爷一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连忙跪地接旨。太监将金牌交给李班主,又瞪了王爷一眼,便带着众人离开了王府。

  经过此番波折,阿瑶、苏然与李班主对名利看得更淡了。他们带着圣上赏赐的金牌,回到了小镇的竹筠戏楼。此后,他们更加专注于戏曲的传承与创作,将竹筠戏楼的戏曲文化传播得更远,让更多人领略到戏曲的魅力,而戏楼中也始终传唱着他们坚守与传承的故事。

  回到小镇后,竹筠戏楼因圣上嘉奖的缘故,声名远扬至更远的城镇。各地戏曲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或求学技艺,或只为听一场原汁原味的演出。阿瑶、苏然和李班主应接不暇,却也满心欢喜,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在这纷至沓来的人群中,有个叫灵秀的小姑娘,她年方十三,生得伶俐可爱,对戏曲有着超乎常人的热爱与天赋。阿瑶一眼便相中了她,收为徒弟,悉心教导。灵秀十分刻苦,每日天未亮便起身练嗓,一招一式都学得有模有样。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班主年事渐高,身体大不如前,但他仍坚持在一旁指导众人。他看着戏楼日益兴盛,看着阿瑶和苏然将戏曲传承下去,心中满是欣慰。然而,李班主心中一直藏着一个秘密,那是关于竹筠戏楼一段更久远的历史。

  一日,李班主把阿瑶、苏然和灵秀叫到跟前,缓缓说道:“我自知时日无多,有些事也该告诉你们了。竹筠戏楼最初建造并非只为唱戏,而是当年一位戏曲名家为了躲避战乱,在此搭建的临时避难所。后来,这位名家发现此处百姓对戏曲热爱有加,便决定留下,将戏楼逐渐扩建。这位名家,便是我的先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众人听后,皆是一愣。阿瑶问道:“师傅,那这与我们现在有什么关联呢?”李班主微微叹气:“这位先祖留下了一本戏曲秘籍,据说记载着许多失传的戏曲绝技和精妙的表演方法。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却始终没有头绪。或许,这是命中注定,要你们去揭开这个秘密。”

  李班主去世后,阿瑶、苏然和灵秀决心找到那本秘籍。他们翻遍了戏楼的每一个角落,却一无所获。就在他们感到绝望之时,灵秀在整理李班主遗物时,发现了一本破旧的账簿,账簿的夹层中隐隐透出一张纸条的一角。

  灵秀小心翼翼地抽出纸条,上面写着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文字和图案。阿瑶和苏然闻讯赶来,三人对着纸条研究许久,终于发现这些文字和图案似乎与戏楼内的一幅壁画有关。

  他们来到壁画前,按照纸条上的提示,仔细观察壁画中的细节。突然,苏然发现壁画上的一处线条与其他地方略有不同,轻轻一按,壁画竟然缓缓移动,露出一个隐藏的暗格。暗格中,静静躺着一本古朴的书籍,封面上写着“梨园奇技录”,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戏曲秘籍。

  打开秘籍,里面的内容让他们大开眼界。有独特的发声技巧,能让声音穿透人群却又婉转柔和;有新颖的身法动作,刚柔并济,极具观赏性。阿瑶、苏然和灵秀如获至宝,日夜钻研练习。

  随着对秘籍的深入学习,竹筠戏楼的戏曲表演愈发精彩绝伦。他们将新学到的技艺融入日常演出中,每一场都引得观众如痴如醉,掌声雷动。竹筠戏楼的名声再次响彻四方,吸引了更多的戏曲人才前来交流学习,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戏曲流派。

  阿瑶、苏然和灵秀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他们以竹筠戏楼为根基,继续传承和发扬着戏曲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竹筠戏楼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戏曲艺术的光辉,而他们守护与传承的故事,也在一代又一代人口中传颂不息。

  竹筠戏楼的独特戏曲流派声名远播,吸引了一位云游四方的戏曲大家——清风先生。他听闻竹筠戏楼凭借一本秘籍开创出别样的戏曲风格,心生好奇,便慕名而来。

  清风先生来到戏楼时,阿瑶、苏然和灵秀正在台上排练新戏。他静静坐在台下,专注地看着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眼中不时闪过赞赏的光芒。演出结束后,清风先生主动上前与他们攀谈。

  他对阿瑶等人说道:“你们的戏曲确实别具一格,融合了秘籍中的精妙技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