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摧枯拉朽

  张叔夜和梁知孝这段时日忙疯了。

  这俩人是马不停蹄,就像一台日夜不停疯狂运转的机器,在江南各地不断转场。

  而这台机器的燃料,就是各地世家大族的血!而且是一滴都没给留!

  那些世家大族不是为了彰显自己底蕴深厚,喜欢修家谱吗?

  这下好了,按照名单画红叉,一个也别他妈想跑!

  不过这俩人也是真心煎熬。

  张叔夜是杀人杀的手早就软了,这些罪大恶极的家伙该死不假,可也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啊!

  你想想在北宋末年那个时代,华夏的识字率有多少?

  这些大家族的成员可大多都是读过书的,谁知道那滚滚的人头里有没有本该名留千古的“某某八大家”?!

  而且这位本性忠义刚直的老人忧虑的还要更深一层。

  古话说: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不慈儿走他乡。

  这些读书人若是叛出新生的大武朝,为敌国出谋划策该怎么办?

  哪怕只出了一个汉时中行悦那般的人物,也都是中原的巨大威胁啊!

  为此他还专门给武从文上了密奏,直言不讳的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结果武从文只回了八个字----不怕,他们没地方去!

  看着这句白的不能再白的大白话,张叔夜先是哭笑不得,听说陛下的文采可是非凡啊,曾经做出过多首传唱大江南北的千古佳作。

  这里插一句哈,“传唱”俩字绝不是比喻,古代的词都是配曲的,包括岳飞那首杀气凛凛的《满江红》,都是能唱出来的。

  可下一刻,张叔夜便倏然心惊,他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中原的读书人投靠异族,之所以会造成那么大的威胁,靠的是什么?

  会写字?有才华?懂谋略?

  别尼玛扯淡了,中原这种人才多了,也没见个个都成为国家栋梁。

  真相是知识和武力的结合!

  北方异族彪悍善战,社会治理水平却很落后,最大的原因就是除了极个别的高级贵族,其他人全他妈都是文盲。

  没文化就意味着信息传递效率低。

  比如横扫欧亚的蒙古人,崛起之初为了准确传递军令,都会把军令内容编成歌谣,还得挑好几个记性好的士兵唱熟了一起出发。

  这要是识字率高,直接一封信就他娘的都搞定了。

  而一旦有大批识字的中原汉人成了汉奸,就会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个缺陷。

  所以武力是基础,知识是武力发挥的倍增器!

  可现在基础不存在了啊!

  大辽?

  早亡了!

  金国?

  也灭了!

  那些想当汉奸的家伙要去投谁?

  西夏?

  别尼玛搞笑了!

  别说如今战力强悍的武家军,就是曾经的宋军,如果没有某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狗屁倒灶,也早把那蛋大的地儿给灭他妈好几遍了!

  至于南边的大理、交趾【今越南北部】,武力太弱,只是仗着太过遥远、路途不畅才能勉强保持独立。

  西边的吐蕃?

  呵呵,先看看那帮子想当汉奸的家伙,能不能适应高原环境吧!

  再联想到这些时日里,自己查抄的大批钱粮日夜不停的运向北方......

  张叔夜明白了,原来陛下不是要享乐,而是要再发动一场灭国大战,连最后一点儿念想都不给想当汉奸的家伙留!

  西夏......要进入倒计时了......

  至于梁知孝,这厮的郁闷原因就很简单了,完全是出于一个贪官的本能,每天过手金山银山却丁点儿也落不进自己兜里,他难受啊!

  张叔夜猜的没错,武从文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西夏,而且是速灭。

  西北二路决不能继续成为华夏持续失血的伤口!

  不过这次他没打算亲自出手,得给手下臣子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啊。

  事实证明,岳飞和韩世忠在两淮和江南打得就不错嘛。

  而武从文自己,还得继续坐镇江南,他要做的事情还远远没完呢!

  ......

  逃到洪州【今江西南昌】的刘延庆父子,最近日子过得很舒心。

  看着明确表态支持自己的各地大族每日都在增加,这爷俩不禁暗笑武从文如今真是飘了,居然在尚未占据整个江南的情况下,就做出那般自毁根基的蠢事!

  难道他不知道这长江以南到底是谁做主吗?

  断了那些世家大族投降的路,这股最强大的势力可就全归了自己了!

  没准儿老刘家还能仿效临安秦、董,也在洪州搞一个小朝廷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