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剧本杀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全能大画家> 第306章 潘多拉

第306章 潘多拉

/>   他之所以在口中喃喃自语,就是因为,眼前侦探猫有违常理的绘画思路,表现效果并不差。

  更准确的形容。

  就这张画稿的表现力来讲。

  与其说它繁简无绪,人物和景物的气氛塑造割裂,不如说……侦探猫的处理很有东方情调。

  也很有古风。

  这牵扯到西方美术史上,对于油画人物塑造的理念的分野。

  美术史上人们谈到荷兰的画家和美术风格,便会提到“两个梵(van)。”

  荷兰历史上诞生的最知名的画家无疑是梵·高,但论对美术发展的深远影响力,也许五百年前的同乡梵·韦德会更胜一筹。

  韦德是西方绘画史上第一个把丰富的面部表情添加到油画作品人物形象上的人,被誉为情感的表达大师。

  因为社会理念、宗教传统,绘画流派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原因。

  在韦德出现以前,无论是康平、还是学界冠以油画发明人称呼的扬·艾克。

  他们一个个固然技艺精湛,才华横溢。

  但是观察中世纪晚期的绘画作品,无一例外会有一个共通点,垂死的耶稣、博爱的圣母玛利亚,狡猾的犹大……这些人物一个个在画布上全都是面无表情的。

  这倒与东方人物画里讲究的“宝相庄严”有异曲同工的所在。

  人物所有的或喜或悲。

  中世纪晚期1400年左右的画家们,全部都是用环境光影的变化,色彩的表达,面部的阴影,凝望的眼神和体态动作来替代表现。

  而非五官上简单的哭与笑。

  宗教题材的艺术造像这么处理,在世界范围内早期都很常见。

  这是一种神秘化的哲学处理。

  不同的神明或者佛陀坐在莲花台上神色肃穆,面容沉静,祂们四周的空间环境内,则有龙象互搏,地狱烈火,极乐净土的种种景象。

  以平静的表情,映照出万千大小世界。

  因此,

  其实甚至有一些激进的观点认为。

  西方画派的作品意境不如东方画派,就和韦德开始侧重于面部表情的描绘,从而因此“走了捷径”有关。

  眼前侦探猫的作品,就很有中世纪第一代油画画家创作习惯的风格。

  画稿上托尼物理意义上的身体在空洞的站在雪地中,魂魄的精髓却融入了四周的环境中。

  魂魄在脚下的猫咪影子之上。

  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西方油画界已经极少再采用这么“古雅”的画法了。

  毕竟将人物情感表达融入环境细节,和莫娜小姐那张被酒井太太批评的《自画像》之间的微小界限,很难把握。

  通常情况下,玩这套“灵魂精髓在人物之外”的美术效果还并不如老老实实的去描摹人物的五官。

  然而此时此地。

  搭配上托尼这个呆呆的自闭症患者,却是出乎意料的合适。

  “这画,禅味也足啊!影子在佛学里,是因果映照的缘法。莫非,侦探猫也专门研究过东方的佛教壁画?”

  博格斯教授双目放光。

  这位美国居士以为找到了一位同样热爱禅修的道友。

  实际上。

  老教授有点解读过度,把这件事想的太复杂。

  顾为经创造这套画稿的时候,确实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曹老笔下《礼佛护法图》的佛教艺术的影响。

  但更多的建议却是伊莲娜小姐给的。

  画稿所描绘的并非佛教因果轮回的世界观。

  让一个四十年的有智力障碍的自闭症,明白转世这种观念,还是太复杂。

  伊莲娜小姐希望侦探猫描绘一个简单的代际传承的人生观。

  用更简单的说法来解释。

  从创作构思的开始,侦探猫的画稿就不是博格斯教授的《艾米》那样,隐含着复杂禅机的宗教说教画。

  它只是一套用来教会一个失去亲人的大小孩,如何勇敢的走出来的家庭亲子画。

  这套画稿最重要的作品是那张《焚尸炉》。

  它用烈焰让托尼勇敢的直面灵魂中的苦难。

  从这个转折点开始,剩下的作品则只是一个不断在面对现实后,坚强的走出来的过程。

  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精神的延续,家族的继承者。

  姨妈离世前曾和安娜说。

  每当你念起伊莲娜这个名字,过往一千年里所有的祖先和家人,都在呼声与你同在。

  生育和传宗接代是一个家庭,一个姓氏乃至人类这个种族通向永生的基因“魔法”。

  就这一点上。

  无论是东夏的儒家世界观,西方的天主教亦或者清教徒式的世界观,并无任何本质上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