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剧本杀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秦凤药传奇> 第1003章 变故

第1003章 变故

  薛家案子本已悄然完结,光是案册就两尺高。

  里面详细记录着整件案子每个涉案人的口供,主要头领的参案经过,来往账目等。

  归山的确厉害,案子逻辑严谨,证据确凿,已算将南府能撇多净就撇多净。

  北府恐怕要倒大霉,但本来南北府都跑不掉的,所以办成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消息送到凤药那里,她连忙告诉杏子,看着杏子心中石头落地,高兴地哭起来,她也能放心了。

  薛钟这一擂鼓,打碎多少人的安宁,悬起多少人的心。

  自从离开秋霜,薛钟的日子一落千丈,远不如从前自己一人单过的时候。

  他享受惯了妻子的照顾,又因为一腔恨意,完全没心思把日子过好。

  也正因为在外流浪时的搓磨,他越发小心精明。

  告了状后,他便要求刑部将让他住到牢里。

  小吏不愿,他便在大门口又哭又闹,说自己得罪的都是官身,人家来报复,他肯定活不成,莫不是你们官官相护,想把他灭口才不愿在牢房里给他寻个位置?

  坐堂的刑部官员与薛家并无瓜葛,想着他是告的薛家,若放他出去乱喊乱说,倒坏了官家名声。

  且并没一人知道薛家已被归大人控制起来正在密审。

  事情传到归大人那里,气得归山差点当场去世。

  他前日还回了皇上话,说事情与南府关系不大,是青连大伯那边的主要责任。

  出来个薛钟不止打了他的脸,还能将案子彻底翻过来。

  他的罪可就大了。

  于薛家关系密切的几个人很快知道此事,杏子当时就想弄死薛钟灭口。

  薛钟竟然提前想好撒泼打滚要住牢里。

  接御状的衙门不比旁的地方,苦主要是莫名死在那儿,追责是不免的。

  那里的主事官也每日更换,和值守差不多。

  凡告御案的,只要接案就要出具了文书,这份文书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以最快速度上呈御览。

  也就是说消息传到杏子、凤药耳朵里时,皇上已经看到这份状告薛青云主使私运铁矿的具体案情。

  接案官员听了薛钟详细讲述,心中暗暗叫苦。

  按他多年接案经验,这人不是诬告,是真的。

  按薛钟所说,他还是薛家的远亲,加上这层关系,官员便知这事不好办。

  归山甚至后悔不该出手帮这个忙。

  长公主受凤药所托向归山求情,归山又很欣赏青连之才,这件事本就可大可小。

  他细查下来,青云的确只想赚钱,并无半分谋反之意。

  北府里,青连几个堂兄也的确在商队里占主要位置,赚的钱几乎分走一半。

  让他们担责任并无冤枉。说白了,只是减了南府的罪。

  现在事情棘手在,皇上怎么看待此事。

  轻了是他归山办事不利,受了蒙蔽,这一条也够他受的。

  重了便是贪赃枉法,贬他的官也没什么可辩解的。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他都脱不了干系,主动请罪是上策。

  归山整理仪容,就要去英武殿。

  长公主忧心忡忡,“夫君,可是我害了你?我不该为薛家求情。”

  归山轻松笑笑,摸摸妻子的脸颊,“这本就是我权衡之下做出的选择,与你一个小女人有什么关系?”

  “你了解夫君的脾气,我是看面子的人吗?”他对镜整了整领子,嘴上虽硬 ,心中却默默哀叹。

  放在五年前,他可能还算铁面无私,现在的他也是个在官场游刃有余,在人情与规矩间权衡利弊之人。

  终是时间和环境改变了他,他自问不是坏官,却懂得使用“弹性”。

  ……

  李瑕已听归山大致讲过案子情况,他没时间去看那两尺多高的案情文书。

  对归山所建议的只处置薛家北府,对南府稍加惩罚,以示天恩,又不失威严即可。

  再说还牵涉了李慎,不能惊动了他。

  这处罚不管轻重,都先按下。

  李瑕知道其中深意,等能处置李慎时再一同处置薛家。

  不过薛家是否攀附李慎,皇帝心中还存着怀疑。

  太子之夺向来是最冷酷无情的争斗。

  薛家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不好说清。

  把薛府上下打为太子党是否太严苛?

  归山陈情时说到,薛青云成立商队拉货时,起初不知道拉的什么,也不知道幕后东家。

  等发现是运铁时已拿到大笔利益,又受威胁说拉一次和拉十次是一样的罪过。

  他投入几乎全部身家,雇了几百人,不是说撤就能撤出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