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剧本杀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从坞堡开始崛起> 第一卷 第41章 对江东的秘密投资

第一卷 第41章 对江东的秘密投资

  夜色深沉,周瑜离开后,议事厅内的灯火依旧未熄。

  罗辰与荀衍站在巨大的沙盘前,反复推演着这次秘密援助的每一个细节。

  这不仅仅是一次物资的运输,更是一次高风险的情报与反情报作战。

  “主公,三千石粮食,五百套兵甲,数量不多,但目标不小。若用大船一次运走,沿途关卡极易暴露。若分批次,又耗时耗力,恐误了伯符的大事。”

  荀衍的眉头紧锁,手指在沙盘上划过沅水、湘水、最终汇入长江的路线。

  “不能走主航道。”罗辰断然否定,

  “刘表的水军虽主要布防在江夏一线,但沿江各郡县的巡船耳目众多。我们必须找到一条足够隐蔽的路线。”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沙盘上那片代表着洞庭湖的广阔水域上。

  “走洞庭。”罗辰的手指在湖区边缘的一个小黑点上点了点,

  “这里,是‘下湖口’,是沅水入洞庭的支流之一,平日里只有些渔民的小舟出入,罕有商船。我们可以将物资分装在十数艘中型渔船上,伪装成去洞庭湖捕鱼的船队。”

  “渔船吃水浅,载重有限,且目标太分散,不易掌控。”荀衍提出了疑虑。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可靠的‘渔把头’。”罗辰笑了笑,看向门外,“罗福!”

  罗福快步走入,躬身行礼:“主在。”

  “我交给你一个任务。”罗辰的语气严肃起来,

  “你亲自带人,将这批‘渔获’,沿着这条路线,送到这个位置。”

  他在沙盘上洞庭湖东岸一个名为“君山北渚”的偏僻港汊画了个圈。

  “周瑜的人,会在那里接应。记住,所有参与此事的人,都必须是绝对可靠的族人。船只出发前,我会让陈虎的夜枭队清扫沿途所有可能的眼线。此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喏!”罗福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罗氏坞堡外松内紧。月亮湾集市依旧繁荣,工坊的敲打声不绝于耳,学堂里书声琅琅,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但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一场秘密行动正在悄然进行。

  数千石粮食被分装进不起眼的旧麻袋里,底部垫着厚厚的干草。

  五百套兵甲,都是从缴获的黄巾军装备中挑出的普通货色,特意没有进行保养,看起来锈迹斑斑,混杂在一堆准备回炉的废铁之中。

  这些货物,在深夜被悄悄运送到“下湖口”的秘密船坞,装上了一艘艘经过简单伪装的渔船。

  周瑜并未立刻离去,而是在罗辰的安排下,以养病为名,在坞堡的一处僻静客院住了下来。

  这几日,他与荀衍几乎是形影不离。两人时而在竹林中对弈,时而在书房里品茗论道。

  他们从《孙子兵法》的“兵者,诡道也”,谈到《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再到对北方曹操“唯才是举”政策的剖析。

  周瑜惊叹于荀衍身为世家子弟,却对格物、算学等“杂学”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荀衍也佩服周瑜年纪轻轻,便对天下大局、人心向背有着远超常人的洞察力。

  “文若先生,”临别前夜,周瑜看着窗外的月色,感慨道,“瑜行遍江淮,也见过不少名士,但如先生这般,既有经世之才,又有济民之心的,实属罕见。罗兄能得先生辅佐,如高祖之有子房,霸王之有亚父啊。”

  荀衍淡然一笑:“公子谬赞。衍不过是遇到了能让这身所学有用武之地的主公罢了。倒是公子与孙伯符,如鱼得水,风云际会,江东未来,必将在二位手中大放异彩。”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一种跨越了阵营的惺惺相惜之情,在彼此心中生根发芽。

  数日后,周瑜悄然离去。

  又过了十余日,罗福带着一身风尘,平安返回。

  “主公,幸不辱命!”

  “所有‘渔获’,已悉数交予对方。对方的接头人,是员姓韩的猛将,对我等极为客气。临别时,韩将军托我转交此物。”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小物件。罗辰打开,里面是一枚造型古朴的虎符,一半。

  “韩当?”罗辰掂了掂手中的半块虎符,这是孙坚麾下的老将。

  看来,孙策对这次交易极为重视。

  这半块虎符,便是日后双方联络与求援的信物。

  随虎符一同送回的,还有一封孙策的亲笔信。

  信中除了感激之词,还附上了一份江东豪族的势力分布图,以及他对各家或拉拢或打压的策略,其坦诚程度,远超罗辰的预期。

  “看来,我们的‘投资’,已经开始收到回报了。”

  罗辰将信递给荀衍,嘴角浮起一丝笑意。这份情报,让他对江东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然而,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罗氏坞堡近期频繁的船只调动,虽然极为隐蔽,但还是引起了邢道荣和赵平安插在集市里的眼线的注意。

  “禀报堡主,”一个探子在邢道荣面前低声道,

  “罗辰最近确实有些古怪。半月前,有十几艘渔船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