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剧本杀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英烈传奇> 第288章 神凰八年春衫薄,元勋辞阙归渤海

第288章 神凰八年春衫薄,元勋辞阙归渤海

>
  “罢了……” 秦珪松开龙天策的手,缓缓走回御座,“你为大唐操劳半生,功高盖世,既已心意已决,朕若再强留,便是不近人情了。”

  龙天策心中一松,正欲谢恩,却听秦珪话锋一转:“然,你虽归渤海,却仍是大唐的擎天之柱,朕岂能让你空身而去?”

  他提高声音,对内侍道:“传朕旨意!”

  “臣等遵旨!”

  “天策上将、渤海郡王龙天策,辅朕登基,平定内乱,推行新政,功在社稷,泽被万民。今其欲归渤海,朕虽不舍,亦当成全。特晋封龙天策为秦王,食邑万户,世袭罔替!”

  “秦王”二字一出,满朝皆惊!王爵乃宗室封爵,异姓封王者,寥寥无几,足见秦珪对龙天策的恩宠之隆!

  龙天策也愣住了,连忙推辞:“陛下,臣乃异姓,不敢受此封爵,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秦珪摆了摆手,继续道:“加授天策上将,此职乃朕特许,唯你可任!”

  “加授中书令、尚书令,虽不亲理庶务,然中枢政令,需经你过目,以示尊崇!”

  中书令、尚书令,皆是宰相之职,秦珪此举,无异于将朝政的最终审核权,象征性地交予龙天策,这份信任,古今罕见。

  “加授司徒,位列三公,参赞机务,备朕顾问!”

  一连串的封号与官职,如同重磅炸弹,在朝堂上炸开。这哪里是允许他归老,分明是给予了他至高无上的荣誉与权力!

  “陛下!” 龙天策再次跪地,“臣何德何能,敢受此殊恩?请陛下收回成命!”

  秦珪走下御座,亲自扶起他,眼神真诚而坚定:“天策,这不是赏赐,是朕的心意,是大唐百姓的心意!你受得起!你归渤海,朕赐你这许多职衔,一来是彰显你的功勋,二来是告诉你,无论你在何方,大唐的朝堂上,永远有你的位置!国有急难,朕一声令下,你必当归来,是不是?”

  龙天策看着秦珪眼中的期待与信任,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秦珪的这些封赏,既是荣宠,也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那句“国有诏,必回”,此刻显得格外沉重。

  “臣……遵旨。” 龙天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叩首,“谢陛下隆恩!臣虽归渤海,然心在长安,若国有诏,必星夜赶回,万死不辞!”

  “好!好!” 秦珪扶起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才是朕认识的龙天策!”

  归期渐近:长安春深别意浓

  辞呈获批,封赏加身,龙天策归渤海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

  百姓们闻讯,纷纷涌上街头,想要再看一看这位守护神都的英雄。有人送来自家种的蔬菜,有人献上亲手缝制的衣物,有人跪地挽留,场面感人至深。

  秦珪在宫中设宴,为龙天策践行。宴会上,秦珪与龙天策推杯换盏,回忆起往昔的峥嵘岁月,时而欢笑,时而感慨。

  “天策,到了渤海,也要时常给朕写信,告诉朕渤海的风土人情,告诉朕孩子们的近况。” 秦珪举杯,眼中带着一丝不舍。

  “陛下放心,臣定会时常向陛下请安。” 龙天策一饮而尽,“陛下也要保重龙体,勤于政务,切莫辜负百姓的期望。”

  “朕省得。”

  玉倾城与安澜皇后也在后宫设宴话别。两位相伴多年的女子,此刻都有许多话要说。

  “倾城皇姑,到了渤海,要好好照顾自己和天策将军。” 安澜皇后握着玉倾城的手,“若有什么需要,尽管派人来长安说一声。”

  “多谢皇后娘娘关心,臣妾会的。” 玉倾城眼中含泪,“也请娘娘保重,辅佐陛下,开创盛世。”

  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龙天策府邸的马车渐渐装满。孩子们也知道即将离开,开始与长安的玩伴们一一告别。

  龙不悔将自己的佩剑送给了秦珪的长子,笑道:“待我回长安,再与你切磋。”

  龙思念与龙思梦,将自己绣的帕子送给了宫中的公主,约定书信往来。

  龙思风与龙思言,则缠着龙天策,要他在渤海教他们骑马射箭。

  新篇伊始:渤海潮涌长安月

  神凰八年暮春,龙天策带着全家,离开了繁华的长安。

  秦珪亲自送到城外的灞桥,文武百官随行。百姓们夹道相送,哭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

  “秦王保重!”

  “天策将军,常回长安看看!”

  小主,

  龙天策勒住马缰,回头望了一眼巍峨的长安城,望了一眼站在桥头的秦珪,深深一揖:“陛下,臣去了。”

  “去吧,” 秦珪挥了挥手,眼中含泪,“记得你的话,国有诏,必回!”

  “臣,铭记在心!”

  龙天策调转马头,带着家人,缓缓向东方驶去。马车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路的尽头。

  秦珪站在灞桥上,望着龙天策离去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去。他知道,龙天策的离开,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大唐的“新篇章”,将在没有这位定海神针的情况下,继续书写。

  数月后,渤海封地。

  龙天策的府邸依海而建,气势恢宏却不失温馨。庭院里,孩子们在沙滩上追逐嬉戏,玉倾城陪着龙天策坐在廊下,看着潮起潮落。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