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剧本杀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英烈传奇> 第284章 寒夜星落风骨逝,满室书香照汗青

第284章 寒夜星落风骨逝,满室书香照汗青


  手稿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理论,全是明弈走访民间的见闻、对农桑水利的建议、对贪官污吏的痛斥。他记录了关中灾民的疾苦,写下了江南水利的弊端,甚至详细记载了如何改良农具、如何让盐碱地长出庄稼……每一页,都浸透着对百姓的深情,对大唐的热爱。

  “老夫子……” 秦珪捧着《苦离子文集》,手指抚过那遒劲的字迹,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他想起明弈九次被罢相,却九次挺身而出;想起他怒斥自己时的决绝,却又在临终前,仍心系百姓,留下这样一部为民而着的文集。

  “陛下,” 龙天策走上前,声音沉重,“明老大人虽去,但他的风骨,他的信念,会永远留在大唐。”

  玉倾城也走上前,轻声道:“是啊,陛下。明老大人用一生告诉我们,‘为臣者,当有大唐的风骨’——这风骨,便是以百姓为天,以社稷为重,不以私利动,不以权贵屈。”

  秦珪擦干眼泪,将《苦离子文集》紧紧抱在怀里,目光变得无比坚定:“老夫子没有走。他的精神,他的信念,会化作大唐的根基,支撑着我们,续写新的篇章。”

  万人送葬:风骨长存照新篇

  明弈的葬礼,没有奢华的仪仗,没有高官的捧场,却惊动了整个长安。

  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从陋巷到城外的安葬之地,十里长街,挤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曾受明弈接济;有中年汉子,曾因明弈的奏章免除了苛税;有年轻的书生,捧着明弈批注过的书籍;甚至还有几岁的孩童,被父母抱在怀里,指着送葬的队伍,说“这是好人明爷爷”。

  他们没有钱买祭品,便捧着自家种的蔬菜、亲手做的馒头,摆在路边;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便一遍遍地喊着“明青天”“老夫子”,哭声震天。

  秦珪、龙天策、玉倾城,以及朝廷里的忠良之臣,都亲自为明弈扶棺。秦珪走在最前面,手中捧着那部《苦离子文集》,步伐沉重而坚定。

  安葬完毕,秦珪站在明弈的墓前,对着百姓,也对着天地,郑重宣布:“朕将以《苦离子文集》为镜,推行新政,体恤百姓,绝不辜负老夫子的期望,绝不辜负天下百姓的信任!”

  “陛下圣明!”

  “大唐万年!”

  欢呼声经久不息,回荡在长安的上空。

  神凰六年的春天,因为明弈的离去,染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却也因为他的精神,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位110岁的老人,用一生的清贫与坚守,诠释了“大唐风骨”的真正含义——不为名利,不为权贵,只为“百姓”二字。

  他走了,但他留下的《苦离子文集》,成了大唐新政的指南;他践行的“与百姓共天下”,成了秦珪治国的信条;他的清贫与风骨,成了无数为官者的楷模。

  属于大唐的“新篇章”,在明弈的葬礼后,翻开了更加厚重的一页。这一页里,有对先贤的缅怀,有对民生的承诺,更有无数人继承“大唐风骨”,为了一个更美好的大唐,砥砺前行的坚定身影。而明弈,这位寒夜里逝去的老人,如同天空中最亮的星,永远照耀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万千百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