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剧本杀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大唐之国舅纵横> 第133章 关于西海的传说

第133章 关于西海的传说

  李元吉想去参战、立功。

  不过,他大婚在即。

  窦乐看了一眼李靖。

  李靖说道:“杜伏威的兵马可用,徐世绩领兵的话,臣下建议不要打江都,直接攻打余杭。李子通不值当国舅亲自领军,大军兵临城下之时,李子通就会降。”

  “在攻打余杭之前,肯定会有一场,可是两场遭遇战。加派一千五百精骑,以保此战不失。”

  听完李靖的建议,窦乐对着程咬金说道:“程将军?”

  程咬金起身:“末将愿往。”

  尉迟敬德也站了起来:“为何没有末将的活。”

  窦乐:“我大婚之后要回晋阳,我算准突厥会南下,要依仗将军为先锋。”

  尉迟敬德:“区区李子通,打完还能赶回来喝一杯国舅的喜酒,末将请战。”

  窦乐:“药师,你怎么看?”

  李靖:“若以猛虎搏兔之势,一战可下。”

  窦乐:“行吧,都去吧。只是一个李子通,怕是这点军功不够各位将军来分的。”

  众人大笑。

  次日,国舅府这边超过七成的文武,除了秦琼先一步出发之外,其余的已经开始准备打仗。

  陌刀、重骑没动。

  这是为了预防突厥南下,怕万一兵马没赶回来,还有精锐可以对战突厥的颉利可汗。

  李靖也没去。

  徐世绩是良将,窦乐心中,他完全可以成为李靖的超级替补,一个微不足道的李子通,都不够徐世绩来发挥的。

  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把徐世绩收编进国舅府。

  次日。

  窦乐亲自送秦琼带山营在城东码头坐船出发。

  而后,就在长安城的东南角,皇家曲池与李世民约见,名为讨论书稿。

  窦乐见到李世民,就递上一只书盒。

  李世民翻开一看,愣住了。

  如果说,他拿到的那一版,生涩难懂,非领兵多年的良将想看懂了,要下的功夫不是一般多。

  而窦乐给他的,却是通俗易懂。

  窦乐说道:“你拿的那一版是刘文静依照我的意思写的,这一版是李靖帮我完善的。署名应该把李靖放在前面,我只是讲了一个框架,其余他是辛苦收集往前算八百年的各经典案例,又详细注解。”

  李世民把原先盒子上,那张东宫的封条拿了出来。

  窦乐接着说:“郑元璹在我家借住了许多天,却是什么都没提过。最近要介绍人给我补足府中官职,我也痛快的答应了。头一个来的就是裴矩,今早上我出门的时候,崔君肃也来了,还带着十几个年轻人。”

  听到这里,李世民说:“郑元璹与太子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他们针对我,我能理解,对舅舅这样,是郑家的意思,还是太子府的态度呢?”

  窦乐回答:“我不擅长斗这些心眼,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受外因影响太多,会乱了自己的脚步。”

  李世民问:“他们想对舅舅做什么?”

  窦乐大笑几声:“不管他们想什么,”

  李世民此时很想对窦乐说一句,若是李建成登基,五姓肯定容不下舅舅。可话到嘴边他忍住了,现在说这个,难免会让舅舅窦乐认为,自己为了皇位才这样说的。

  所以,李世民只说了一句:“对他们而言,舅舅并非是他们友人。”

  窦乐点了点头:“我只知道,洛阳之战后,郑家很不高兴。晋阳起兵后,王家似乎也有点不满,至于为什么,我也不清楚。”

  李世民回答:“郡守王威,是太原王氏的嫡子。父皇起兵后,姑母却与姑丈搬离到了黎阳。王世充败,姑母与姑丈回到了长安。”

  窦乐听明白了。

  李渊起兵,并没有得到太原王氏的支持,反而王威还想干掉李渊。可现在,李渊得到天下。

  太原王氏却要点好处。

  他们凭借的,可不仅仅姻亲这点关系,一切还是因为太原王氏,有足够的底蕴。

  李世民又劝了一句:“舅舅还是多留个心为好。”

  窦乐点头应下。

  李世民结束了刚才的话题,问:“舅舅,派兵去江南,是为了余杭,还是真的为了江都?”

  窦乐问:“二郎,知道西海吗?”

  李世民想了很长时间,还是摇了摇头:“我所知西省,可能与舅舅要讲的西海并不相同。”

  窦乐再问:“青羽赤喙,能够学人说话。”

  李世民回答:“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出自西山经.西次一山中。”

  窦乐说道:“回头,我弄几只来,送给二郎。”

  李世民反应过来了:“西海?”

  窦乐:“西海以南,多金、多玉。”说着,窦乐拿出一本山海经:“上古先贤所记载的山川、河流、田野、异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