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第71章

  姜崖让大家稍安勿躁。如果只是极个别人的意见也就罢了, 他昨晚熬夜研究了新鲜出炉的问卷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这趟出游超乎预料,溶洞惊奇有趣好玩, 金竹村的农家气息浓郁, 尤其农家菜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这表明姜崖的总体设想已经初现效果,游客克服暂且的交通困境跑来玩,图的是什么?只有抓住这些核心卖点,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游客。

  当然除了好评外,游客普遍反映的问题也不少。毕竟第一次接待如此大规模的游客,不足之处难免。

  他罗列了重要的几条。其中部分农家乐卫生条件亟待提高,尤其厕所卫生问题普遍存在, 城乡差异在这点上表现突出。另外,农家菜虽然实惠也好吃,但厨房卫生条件在某部分要求高的游客心里还有提高的空间。

  其实这些事, 不用姜崖点名,大家心里也很清楚。

  解决办法唯有把工作流程做细致,该出钱改善的改善,该提高的提高。过几天溶洞和金竹村正式营业,到时候一边运营一边改正肯定来不及。

  说到这里, 姜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问卷调查来。

  “不过今天我重点说的不是这些……”

  宋香巧接过去,上面赫然一行字:我差点死在这里, 以后不会再来了。

  “这,这啥情况啊?”宋香巧一脸懵逼, 压根没想到有人会说出这样惊悚的话。

  姜崖沉着脸,“有人私自带人上山,山路陡峭,差点摔到山下面。”

  他的话惊得众人吵闹起来。

  “是哪个鳖孙干缺德事!”

  “闹出人命以后我们还怎么让人来玩?!”

  “姜崖, 你快说是谁?我们全村人拿唾沫淹死他!”

  本来众人喜滋滋的,还想着以后只要做好了,就像拥有一座韭菜园,只要勤快施肥,一茬茬长高的韭菜就不愁卖。结果,刚尝到一点甜头,就被人当头一棒。

  姜崖目光扫向众人,大家越说越气,纷纷让差点坏事的人站出来。

  就在这时,有人站了出来。

  宋香巧倒吸一口气,“汤钦?!”

  这小孩明显比之前胖了些。这几个月他跟在老支书竹茂德的身边在工地上夜班,老老实实的,把自己活成了阴影。竹茂德对他非常照顾,饭菜不愁,穿得不烂,原想着这竹坑乡远近闻名的没爹疼没妈爱的二流子终于像样了,结果竟犯下这么大的错。

  “原来是你小子!我早都说你是喂不饱的白眼狼啊。”

  “难怪!我心想我们金竹村没谁这么没脑子!”

  “老支书就是太心软了!压根不该收留他!”

  众人的话像刺一样一根根扎进汤钦的心里,他拳头紧紧攥着,头耷拉着,死气沉沉的,好似又回到几个月前狗嫌模样。

  有人见他这样气不过,一巴掌拍过去,“你到底干了啥,赶紧说啊!”

  汤钦还是纹丝不动,像钉子一样死死扎在地上,任凭旁人打骂,咬着牙一个字都不说。

  竹茂德握住拐杖颤颤巍巍站起来,“你小子敢站出来,不敢讲出来?”

  汤钦死死抿着唇,这才抬起头来,双目泛红,“我……”

  竹茂德气得举起拐杖就要往他身上招呼,“我早跟你说了,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不要偷鸡摸狗……”

  “我没有!我没偷鸡摸狗!是他非要让我带他去。”汤钦任凭竹茂德的拐杖打在身上,嘴上却倔强地死活不承认。

  姜崖见状,赶紧走过去拦住竹茂德,让他千万别动怒,宋香巧把汤钦拉到一边,严厉问:“到这个节骨眼你还不说清楚?”

  汤钦在宋香巧家吃过好几顿饭,知道她是真心对自己好,见她也又气又急,这下憋不住了,颤着音说:“我就是,就是也想挣钱……”-

  话说一百来号人闹哄哄来□□洞旅游,金竹村但凡能走得动干得动的都想方设法从这些人身上赚钱,竹茂德年龄大了,啥也干不了,只能尽责把夜班上好,把工资拿到手就行,可汤钦年轻,心气高,想赚钱,大白天也不睡觉,在村里溜达,想找点赚钱的门路,恰好有个男人凑过来,神神秘秘地问他:“这村里……有没有什么老东西?”

  刚开始汤钦压根没听明白,那人又提醒说谁家有没有以前旧社会流传下来的瓶瓶罐罐,或者刻有字的碑啊石头等等,要是汤钦愿意引路就给他报酬。

  汤钦听说有钱拿,当下心思活泛起来。但他对金竹村确实不熟悉,并不知道各家底细,但他知道一个地方,或许有对方想要的东西-

  从金竹村□□洞绕行五里地外有一座山叫做猴山。因其四周奇峰环绕,形似莲花,被称为福猴抱月地,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在此处建寺庙,弘佛法,度世人,名叫法海寺,又叫大寺。

  该寺屡废屡修,原本宏大的建筑群在太平天国时遭受兵乱,几乎毁灭,后又被供养人恢复重建,但规模大不如前,再加上近代丹江水运被陇海铁路所代替,这所寺庙更是消隐于时代的洪流中。

  汤钦奶奶曾经是虔诚的佛教徒,在世时曾带他去过猴山。祖孙两人沿着几乎被野草树杈掩埋的山路,从凌晨走到星稀月朗,就为了在被青苔树藤吃掉一半的山门前磕两个头,烧三炷香。

  只可惜佛祖尚且自身难保,更不可能保佑汤钦奶奶生前活得多点舒心-

  猴山山脚下一贯溪水潺潺而过,这里是比金竹村还偏僻的后山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