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
“……”
光熙的沉默不是不想回答,是她在思考。
只是可以的话,库拉索希望光熙把思考的过程也说出来。
不给过程只给结果,会让看答案的人完全不明白对方的思路在哪里打了岔。
甚至还要在答案都没有的情况下,倒推去猜光熙的想法。
“情人节给对方送了巧克力,心仪对象会在白色情人节给予回礼。”库拉索先说了一遍日本的巧克力习俗。
“我知道,”光熙回应道,把几分注意力放在了库拉索的记忆上,“你有收到过巧克力吗。”
“不知道。”库拉索用着万能模板。
光熙眨了眨眼,今天,那只眼中终于看到了她,“明年…下次,我会给你送的。”
巧克力的意味,作为日本籍的古井光熙不可能不知道。
“你要什么时候送我呢?”
“情人节。”
“这样啊。”
“你不要吗。”
“我没说‘不要’,就是……”
光熙静静等着对方接下来的话。
库拉索倏地凑近,右侧的一绺刘海刮到了灰发女性的脸颊,“光熙,你喜欢女人,对吧?”
“是的。”
“……”就这么坦然的承认了,词穷的人转换成了库拉索。
“你给我送巧克力,是想和我成为恋人吗?”
灰发女性眼皮下耷,薄唇张开,认真回答:
“巧克力是能融化进感谢、祝福、歉意各种意味的礼物,不一定代表着告白。”
“我知道,义理巧克力,”库拉索再清楚不过了,“你给丽莎尔的,是义理巧克力吗?”
“我没说。”
又来了,光熙看不见过程的答案。
这种时候该回答「是」或「不是」啊。
前面的问题也是。
两个问题,随便有一个回答「是」,就好了呀。
一个「是」都不给。
……小气。
第262章 山就在这里,雪就在山顶。
“这次的投稿,看一下。”
库拉索把写好的一沓稿纸递过来。
说是“沓”,其实只有三四张。
对光熙使用答案为是否的询问,虽然大多数都会被答应,可一旦事情与光熙自身的安排有时间冲突,她会直截了当的拒绝。
而如果问出“能帮我检查一下错字吗?”“看看我的新稿子有哪里需要修稿。”这种拐着弯的委婉,光熙七成会想到别的地方去,三成会认真回复“我日语不算好。”
能用祈使句就用祈使句。
光熙的疑问句和陈述句没什么区别,只有非常偶尔的时候,才会语调上扬,加上一点问号的弧度。
“是要我提意见吗。”
听,这句话根本没有起伏,偏偏有个“吗”,是问句。
“作为读者,发表一下读后感吧。”
“我国文成绩一般。”
这句话里,日语和国文的语境意思是一样的,就是“我日语不好”的意思吧。
灰发女性翻起了稿纸。
库拉索注意到,同样的字数,光熙读邮件的速度——光熙不常来虹树公寓,库拉索的一半多稿子是以邮件的形式发给光熙的——远大于读纸质稿的速度。
瞳仁的聚焦点在上下微动着,渐渐从右往左……
她不习惯这样的排版啊。
“绿茶农场、久能山东照宫、三保海岸。”光熙念出一个个地名。
“都是静冈县的热门景点,特别是三保海岸,能同时眺望大海和富士山。”
“富士山,雪去过吗?”
“富士山顶的平均气温是零下六度,雪常年不化。”
光熙没有回复,以作为编辑和读者来说都极慢的速度阅读着稿件,直到看完最后一个标点。
啊,要来了。
“你去过富士山吗。”
……就知道。
“我可以去吗?”
怦、怦、
“可以。”
毫无新意的回答。
但却像吃了草莓小笼包,又酸又甜又暖。
“那我们下周一起去?”
“下周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