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告到知青办”

p; 这是个问题。

  林昭注意到老大爷的目光,冲他弯眸一笑,要多礼貌有多礼貌。

  老大爷眉头紧锁。

  要不算了,反正,反正二花和狗子那事也不是空穴来风。

  算了。

  他今天就当,啥也没听见。

  老庄头的心思没人在意。

  牛车一连串的笑声响起,传的很远。

  挨着林昭的妇人险些笑岔气,道:“胖胖他娘,快接着说呀,售货员同志都被你吊起来了!”

  所谓吃人嘴短,还是那么好的瓜子,小姑娘那么好奇,当然让满足她喽!

  其他人也催促着。

  一时间,车上的氛围好到离谱。

  老庄头都觉得不可思议。

  以前哪次不对骂,吵的他头疼,耳朵嗡嗡。

  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依然没人能从他佝偻的背看出他的嫌弃。

  胖胖他娘也笑,没故意卖关子,开始说起来。

  说起八卦,不常笑的脸在发光。

  张口一个大炸弹。

  “有人看见,二花和男知青钻小树林了!”

  这话一出,像是什么被点燃。

  “啥?”有人声音忽地拔高。

  “……”老庄头揉揉耳朵。

  很好,也是没放过他的耳朵。

  “二花疯了吗?她不想要名声啦?!”挨着胖胖娘的妇人满脸震惊,“她怎么敢的!她这是把狗子的脸往地上踩啊,那家人不是好惹的,岂会放过她!”

  又一人说:“二花还有两个妹妹,她名声坏掉,她那两个妹妹也不好说亲了。”

  “二花挺老实一姑娘,怎么敢的?”

  几个女人你一句我一句,怕林昭听不懂,还仔仔细细说了故事主角的家庭。

  二花家几口人,狗子家几口人,都是啥性格都吐露的一清二楚。

  林昭:也是很有参与感呢。

  胖胖娘神情复杂,“老实?面上老实而已。”

  她和二花家是隔壁,知道的多。

  “二花这姑娘心眼儿多,心气儿也高,人压根儿没看上狗子,一心想嫁给城里人。”

  所有人:“……?”

  性子最急的人语速很快,“她一个乡下姑娘,长的又黑又瘦,小学都没毕业,家里穷得叮当响,她靠什么嫁给城里人?”

  另一人道:“没看上狗子,干啥和狗子定亲?”

  胖胖娘摇了摇头,“那不是之前没接触城里人的机会嘛,知青下乡,让她看到了希望,这不,更看不上狗子了,闹着要退婚,二花爹娘要脸,把二花打了一顿,让她死了这条心,小姑娘起了心思哪会轻易打消,表面答应下来,暗地里缠上了知青点一个男知青。”

  听完这番话,林昭想到顾杏儿。

  这位二花和她是一类人。

  不过。

  丰收大队的男知青,比隔壁大队的男知青聪明些。

  宋谦可鸡贼,干什么都喊上别的男知青,根本不给顾杏儿攀上去的机会,她的拙劣手段半点用都没有。

  挨着林昭的妇人说:“这事以后还有的闹!”

  “是有的闹,但不是二花闹,是那位男知青闹。”胖胖娘说。

  林昭抬眸。

  哦吼。

  有反转。

  “什么情况?”她出声问。

  与她想象中的剧本不太一样。

  转念一想,知青才下乡,吃到种地的苦,无时无刻不想回城,如今的他们还没被日复一日的无望折磨到绝望,当然不会和乡下姑娘有瓜葛。

  按照这个逻辑。

  那位男知青是被叫二花的姑娘算计的喽。

  胖胖娘接下来的措辞证实了这点。

  “男知青说他是被算计的,今天一早告到知青办去了!我猜这次,二花可能要鸡飞蛋打。”

  知青告到知青办?

  林昭觉得这剧情似曾相识。

  对了对了!

  原书里有这样一段剧情。

  不同的是。

  告到知青点的人,是丰收大队的宋谦。

  这事和顾杏儿有关。

  可是,明明是两年后的事啊!!

  书里是这样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