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关系走动、除夕

  陈安从谢家出来后,今天的行动并未结束。

  他先拐进了一处偏僻的胡同,从秘境空间中取出另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礼品,紧接着又去了杨书记家。

  接下来,他还有一长串的名单需要逐一走动:

  厂里的冯副厂长、张副厂长,冶金部姚书记和曹志强两位副司长,北山机械厂的宋海运,二局徐峰,街道办的王主任,还有父母方面的一些朋友长辈……

  陈安心里明白,在这个人情社会里,过年前后是联络感情、巩固关系的黄金时期,容不得半点懈怠。

  趁着过年前后这个特殊的节点,他必须一一上门拜访,在每家坐上一会儿,把所有关系都跑到位了。

  毕竟,在这个人情往来的社会里,这不仅是传统,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准备这些拜访的礼品,陈安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他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喜好,精心准备了不同的礼品。或茶叶、或水果、或糖果、或酒、或烟、或腊肉腊肠土特产,不一而足。

  人情往来,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国内,婚丧嫁娶、过年过节,只要是沾点关系的,都会走动一下。

  走动次数多了,关系就会越来越近,彼此之间的情谊也会愈发深厚;走动次数少了,关系可能就渐渐淡了,甚至有可能变得形同陌路。

  这是面子,是给别人的一份尊重;也是情分,是对过往情谊的一种维系;更是人情世故,是在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智慧。

  你去的多了,也许别人不会把这份情谊时刻挂在嘴边;

  但是如果你不去,那你就有可能被人记在心里,在关键时刻,这或许就会成为阻碍你前进的一道坎。

  陈安深知其中的奥妙,所以他不辞辛劳,一家一家地跑着。

  从城市的这一头到那一头,从繁华的街道到幽静的小巷,他的身影穿梭其中。

  好在,娄家留下来的汽车,陈安能够随意动用。

  这大大节省了他的时间,让他在这偌大的四九城跑东跑西时方便了许多。不然,时间上还真不一定来得及。

  等陈安将所有年前要走动的人家都跑了一遍,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大年二十九下午,也就是除夕。

  今年没有三十,这一天显得格外热闹,家家户户都已经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悦之中。

  今天,轧钢厂也终于放了假,春节放假三天,从正月初一到初三。

  忙碌了一整年的职工们,终于可以卸下工作的疲惫,好好享受这难得的假期。

  家家户户都热闹非凡,人们忙着贴春联,那红红的春联上写着吉祥的话语,寄托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厨房里传来阵阵剁饺子馅的声音,“咚咚咚”的,仿佛是一首欢快的过年序曲;

  炖肉的香气弥漫在整个胡同,让人垂涎欲滴;

  还有那油炸丸子、油炸鱼的场景,油锅里“滋滋”作响,丸子和鱼在油锅里翻滚着,逐渐变得金黄酥脆。

  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难得能从父母那里要到几毛钱,各个欢天喜地的,像一群欢快的兔子,蹦蹦跳跳地去买糖买炮。

  街道上时不时传来“啪”的一声小炮声,那是孩子们在尽情享受着过年的乐趣。

  走在热热闹闹的四九城,看着这喜庆祥和的景象,陈安的心情也是越来越好。

  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大半年了,从最初的陌生和迷茫,到如今在各个领域都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这一路走来,有汗水,有艰辛,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

  过完年,他就要奋力冲刺了,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他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更加美好。

  春节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解馋”。

  逢年过节才供应少量的蛋、鱼、花生、瓜子、白糖……花色虽多,数量极为有限。

  平日已感困苦,春节更觉艰难,但越是艰难就越是可贵。

  每到春节,四九城的居民每人多给半斤油,每户的粮油本上还能多二斤富强粉、二斤绿豆、一斤黄豆、几斤小站稻、五斤带鱼和芝麻酱。

  越是临近除夕,各大菜市场各个柜台前的队伍就越长,一家子各司其职:

  大人们火眼金睛地挑着肉里膘最厚的那块,孩子则大的带着小的,目标是瓜子、花生和一点平时难以见到的水果糖。

  在准备好一切之后,腊月二十八就是春节的发令枪,家里的主妇开始发面,二十九开始第一轮的油炸:炸素丸子、炸排叉、炸馓子……

  各种炸货用掉的是平时几倍的油,只有这时的中国人会暂时忘掉节俭。

  甜的、咸的、又酥又香的胡萝卜丝丸子、白薯丸子和排叉装得满盆满钵,馋嘴又心急的孩子们趁妈妈不注意,抓上两把就往外跑,和院子里的小伙伴换着尝鲜。

  接下来就是第二轮的蒸:蒸馒头、蒸豆包。如果那几天去看家里主妇的脸,全部都是掀锅、起锅时的蒸汽带来的红扑扑的水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经过囤粮竞赛一般的准备,真正的年夜饭在年三十的傍晚5点左右,但主妇们的忙碌一般从中午饭后就已经开始:

  一年才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