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接着说道:“更关键的是,咱们厂现在还有新建的500轧机+冷轧生产线项目。
等这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必然需要大量的工人,预计至少需要1200名以上的职工。
到那时候,咱们厂的规模必将越来越大,人员预估会超过5500人,甚至可能更多。
再加上职工家属,到时候咱们厂要管理的人口将达到两万人以上。
要是职工还是像现在这样分散在各个城区,上班通勤、人员管理都将是巨大的难题。
所以啊,修建大型的职工住宅小区,把职工集中起来居住,这件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了!”
大家听了陈安的话,都陷入了沉思。
冯副厂长皱着眉头问道:“陈安,你说的这个住宅小区,规模得多大啊?得花多少钱?”
陈安缓缓道:“要满足厂里全部职工住房需求,按照目前的经验,这个住宅小区占地面积得有23公顷,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
其中要建60栋住宅楼,住宅面积有27万多平方米。整个项目投资资金将达到2200万元!”
“这……这……”
陈安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瞬间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寂静,随后,彻底炸开了锅。
那剩余的额度不过区区52万,可陈安冷不丁抛出的2200万职工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就像一颗重磅炸弹,把大家炸得晕头转向,全都傻眼了。
这可大大超出预算了!
张副厂长率先拍案而起,扯着嗓子喊道:
“咱们新建的冷轧项目投资也不过才4000万啊,这建职工住房就要2200万!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从哪里拿出这么多钱来搞这个项目啊,部里根本就不会考虑的!”
冯副厂长眉头紧锁,重重地叹了口气:“话虽如此,可职工住房问题确实是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啊。
前几年厂里只是零星地建设了一些职工住房,那点数量远远无法满足职工们的需求。
后勤处每次分配房子都会焦头烂额的,不管怎么分配都有职工不满意。
现在还有好多新职工成家后,一家几口就挤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生活条件艰苦得很呐。
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职工们一直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啊。”
郑副厂长沉思片刻,说道:
“其实以咱们厂现在的盈利能力来说,要是咬咬牙,分个两三年时间,也不是不能投资这个项目。
咱们厂最近几年的效益还不错,只要合理安排资金,说不定还真能把这个项目做起来。”
然而,张副厂长立刻反驳道:“咱们厂的利润那可是要上交的,建设项目的投资都需要另外拨款的,哪能是厂里自己说怎么用就怎么用的?
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得有严格的审批流程,这2200万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不是咱们想动就能动的。”
冯副厂长又提出了新建议:“依我看,咱们应该缩小建设规模,然后分年分批上报。
这样既能逐步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又能减轻资金压力,部里那边也更容易接受。”
可陈安却不同意这个观点:“冯厂,这可不行啊。没听说过‘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吗?
咱们厂职工住房问题确实是个实实在在的需求啊。
而且厂里的冷轧项目明年下半年就能建成投产,现在地方上的住房也很紧张,到时候也不好安排职工住宿,总不能让职工住窝棚吧。
咱们上报的规模越大,上面就越会重视,上面肯定会压缩投资,咱们也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冯副厂长:“那房子建成之后,如何分配呢?我看啊,应该先分给总厂职工,二级厂距离咱们这里可不近。他们的住房问题可以等以后再想办法解决。”
“房子还没建呢,谈什么分配?”
……
一时间,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杨书记坐在主位上,静静地听着大家的争论,眉头越皱越紧。
他深知这个问题牵扯面广,涉及资金、政策、职工利益等诸多方面,一时半会儿很难达成共识。
最终,他清了清嗓子,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道:
“各位,大家先冷静一下。这个职工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确实是个大问题,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一时半会儿也难以做出决策。
我看这样吧,这个议题咱们先搁置一下,会后我会亲自给部里领导汇报,详细说明咱们厂的情况和职工的需求,看看上面的反应再做决定。”
陈安听了杨书记的话,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甘,但也知道目前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点头表示同意。
接下来,杨书记又接着说道:“那咱们继续下一个议题。”
于是,大家又继续商量着其他几个议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见着就要到中午了,会议也开的差不多了,杨书记看了看手表,准备宣布散会。
就在这时,陈安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立刻坐直了身子,郑重地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