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

车回了学校,结果在学校小区里看到一个醉汉**躺在地上,看着很吓人,就报警让警察把人带走。后来那个醉汉半路清醒过来,非说自己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伤是沈照清弄的,衣服也是被他硬脱的,警察干脆就把沈照清也一起带走了。

  罗英不知道内情,只皱着眉感慨:“这也太吓人了,沈照清没事情管闲事干嘛,喝醉的人搞不清楚,万一突然打人,把他打伤了怎么办哦!个小人(这小孩)!”

  桑悦却是突然听出了一点门道,想了想,问:“沈照清现在怎么样了呀?”

  罗英:“他妈妈讲已经把他领出来了呀,你们学校那个小区里没监控,沈照清说他只是路过,那个男的比他壮得多,而且还喝了很多酒,讲的话又没证据的咯。警察还说那个男的可能要被关几天。你明早去问问沈照清具体怎么回事呀,让他以后记得小心一点。这次还好没出什么事,他妈妈吓也吓死嘞!”

  桑悦点头,“知道了。”

  第二天早上,沈照清还是在桑悦的车站等着,和平常一样。

  他一只手撑着自行车把,另一只手里拿了个“包脚布”,看到桑悦下车,直接就给了她。

  “包脚布”是一种煎饼的上海话说法,做法有点类似煎饼果子,桑悦很喜欢吃,但罗英不许她吃路边摊的东西,再加上她家旁边那个“包脚布”早上生意特别好,去买还要早起排队,对她这种踩点起床的学生很不友好,只能放弃。

  沈照清手里这个明显是刚出锅的,塑料袋还冒着热气。

  饼上刷了桑悦最喜欢的甜面酱,香得不得了。

  桑悦立马跳上沈照清的车后座,心满意足地咬了一口,眯着眼笑起来,道谢:“好吃!谢啦!”

  沈照清:“明天还吃吗?”

  桑悦摇摇头,拒绝:“算了,偶尔吃一次就过瘾了,每天吃的话会胖的。”

  沈照清:“嗯。”

  桑悦嚼了两下,蓦地,又抬头问他:“昨天你报警抓的那个男的,是前两天我们碰到的那个男的伐?”

  “……嗯。”

  “是你打了他?”

  “不是。”

  “我不信,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他们俩前几天才碰到那人“作案”,怎么沈照清刚好就昨天晚上没带作业回学校,还刚好就碰到那人喝多了又是被打、又是脱光呢?他只是变。态,又不是疯了,喝醉了不躺家里,怎么会躺在路上?

  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巧合。

  自行车轮碾过柏油马路,正“骨碌骨碌”作响,夏末微风吹起了沈照清的衬衫下摆,吹出起伏不定的鼓胀。

  清瘦的小少年把车骑得稳稳当当,面对桑悦的怀疑,头也不回,只把单薄的背脊露给她。

  他的语气始终十分坚定:“不是我。”

  桑悦“哦”了一声,也不坚持,只是小声道谢:“沈照清,谢了。……不过,下次不许干这么危险的事晓得伐?万一人家身上有刀呢?有啤酒瓶呢?你要是被捅了,我会很难过的。”

  沈照清:“……嗯。”

  第24章 24跨时代演唱会

  进入2010年,世博会的气氛已经十分浓烈,处处都贴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标语。

  在偌大一座上海城,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模样。

  桑悦最近喜欢吃东方既白,广告说是什么中式快餐连锁、肯德基的兄弟品牌,里面有个干炸小馄饨,又香又脆,别的地方都没见过。面条她也喜欢,比味千拉面性价比高多了。小笼包也是。

  再加平常东方既白店里顾客不多,总是有位子坐,还不怎么吵闹,一时之间,晋升为桑悦最爱去的地方之一。

  国兴中学每周五下午都会早放。包括初三在内的所有年级,开完最后一节班会课,两点四十全部放学。

  之后,桑悦和沈照清就会骑十分钟车,去附近大润发隔壁的东方既白里面,随便点几样下午茶,挑个角落坐下,凑一起写周末作业。

  有时候毛颖、岳思文、还有另外几个同学,也会一起加入其中。

  随着年龄增长,桑悦的作业拖延症愈发严重,不仅仅是寒暑假、连周末作业都要拖到周日晚上才会动笔,如果不是有罗英催着骂着,非得得搞到半夜不睡觉才能补完。

  但从年初开始,罗英自己也开始忙碌起来。

  她们单位明年有个外派出差的项目,要去印度尼西亚做电力技术支援,为期一年不能回国,补贴奖金达到百万之高,需要员工有工程师资格证,且通过印尼语考核。

  印尼语属于小语种,全国内会的人也不多,更遑论电力这种带有一点点技术性专有名词的行业。

  单位特地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请来给员工做培训,从头开始教学,定期考试。

  罗英还没想好要不要去,毕竟印尼这样的小国家,不清楚条件怎么样、会不会有危险之类的,还要待一整年……但福利太好,她还是先报了名,开始学语言。

  单位里的工程师虽多,完全符合项目方向的也就那么五六个,罗英恰好是其中之一。

  罗英一直说自己不聪明,是笨鸟先飞里的笨鸟,学习一直非常努力勤奋,才为自己和孩子奋斗出了今天这样的条件。

  在学习上,她和桑悦是截然相反的两类人,一旦确定要花时间去学,必定全心投入。除了每周两节课之外,每天回家吃完饭,干完零零碎碎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