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所以也就回家住了。
洗漱过后,苏窈开始算账。
之前每天陈小红都有记账的习惯,会预留一些散钱用来找钱,大钱都会在第二天早上存入银行。
根据陈小红所整理的账目,再盘点了库存后,账目就一目了然了。
这开张一个月,前三天虽然打折了,但收益却是最好的,一天都有三四百块的营业额,就是到了第四天就锐减了。
这平时工作日一天有四五十的营业额,周日好一点,能达到上百。
这开铺子没有去年年底摆摊的收益好,主要是这春衣利润空间没有冬装高,再者那会年底,大家都抢着买新衣过年,铺子比不得摆摊的收益,也是很正常的。
苏窈算了账,这个月的总营业额有两千五左右。
进货成本低,扣除了工资和店铺租金,杂七杂八的算下来,这一个月的纯利润一千五左右。
前期投入,装修和存货基本上是持平的,也就是一个月的利润就已经全部回本了,下个月才是正式盈利。
苏窈算好了账,听到身后有声音,她转头看去,就见青杏刚洗漱好,擦着头发从后边的小院子走出来。
这李家老一辈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好在基因不错。
这两年生活条件逐渐好了一点,青杏的个子也拔高了,皮肤也白了好几个度。大杏眼,高鼻梁,小嘴唇,一眼看去就是个漂亮的姑娘。
她
聊天似的说:“青杏,你觉得这铺子的生意咋样?”
一说到铺子的生意,青杏眼睛都亮了,道:“非常非常好,我以前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还会允许自由买卖,而且一天都比我们在生产队累死累活都还挣得多!”
苏窈笑了笑,又问:“那你还想回生产队吗?”
说了这话,苏窈补充道:“当然不是要辞退你,我只是想问问过几年后,如果你不在这里工作了,你会回生产队吗?”
青杏松了一口气,然后很认真地想了想,摇头:“不想回去,我不知道我们一家人到底要在地里刨食,刨多久才能有属于自己家的房子。”
“我仔细想了想,起码五年内根本不可能。但要是在城里,在姑姑这里继续干活,我算过了,一年下来就能建两间瓦房了!”
苏窈:“你要是真不想回去,可也不能一辈子给我打工,总得有别的出路。”
青杏有些不明白她的话是什么意思,所以茫然地看着苏窈,。
苏窈问她:“你就不想拥有一家自己的铺子?”
青杏一懵,这件事她显然是没想过。
苏窈又道:“你在这工作一两年,肯定能存下一点钱,到时候你可以以加盟,也就是开分店的形式,在同县城开一家同名的服装店,到时候也是可以直接从你姑父的厂子拿货。”
青杏听了姑姑的话,久久没回神。
许久后,才颤颤开了口:“姑姑,我大字不识一个,真能自己开一个铺子吗?”
这事她想都不敢想,但姑姑却提了出来。
苏窈笑道:“你姑姑我几年前不也是大字不识一个?可现在也是考上了大学,这不也证明了你也可以自己学一些知识?你也不需要太着急,更不需要学习太多,只需要会算数,会认字就行了。”
“时间很充裕,也不晚,你可以慢慢学起来。陈小红有小侄子上小学,你可以问问她有没有书本。等店里没什么顾客的时候,你就可以问问她。”
青杏点了点头,认真地思索了起来。
苏窈最后提点道:“你年纪还小,太年轻了,一切都不着急,要是有人想要给你介绍亲事,你也别着急,你值得更好的。”
说到这,青杏回神,随之有点不好意思道:“肯定是小红姐给姑姑说了,这来买衣服的大姐婶子是打趣过我,也真有这么一回事,但我现在还不想结婚,而且……”
默了一下,青杏也没了不好意思,脸上多了认真的表情:“而且我不想遇上像爷和爹那样的男人,来给我介绍的一些人,她们说是给我介绍,但我知道男方条件肯定很差,只是有个城里户口而已,但在城里很难娶到好姑娘。”
“就前天有个大姐想给我介绍她亲弟弟,虽然条件说得模糊,但我看那大姐的年纪,就有四十来岁了,他弟弟年纪再小都快三十了,我又不傻,就笑着说自己年纪还小,家里还等着我帮衬几年呢,要是彩礼有个五六百块,估计家里才会同意我出嫁,她也就没吭声了。”
青杏很清醒,听了她的话,苏窈心里的担心也消了。
*
进入五月份,天气逐渐热了起来,人们的衣服也逐渐减少。
批发市场也已经上了夏装。
六子把媳妇孩子也都接来了羊城,然后夫妻俩在批发市场摆了摊。
这个摊子是厂子的,他们夫妻两个人打理这个摊子,拿的是提成。
外地来批发市场拿货的,就数在六子摊位拿的货最多,厂子的订单也因此暴涨。
不过这才过去一个多星期,其他摊位上出现了和他们摊子上相同的衣服。
六子回到厂子里,直接骂娘:“他娘的,真不要脸,这都没半个月,就已经把咱们摊位上的款式都抄了!”
蒋仁惊道:“款式和咱们家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