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不知将军之心, 派我前来只是担忧将军这里可能还有别的困扰,如今将军既无恙,在下便告辞了。”

  送走了曹操的人, 张绣让人处了尸体,他看向贾诩:“今日之事, 以先生之见,究竟是何人所为?”

  真要归纳嫌疑人,张济的仇人,张绣的仇人,曹操的仇人,两只手再加上两只手都数不完。

  但是能够有本事收买又或是策反他们张氏心腹的存在,却是屈指可数。

  可那些人有能力归有能力,张绣还是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收买的对方。

  这人都不是什么寒门出身,完完全全的农户之人,全靠他叔父赏识才有今日,这样的知遇之恩,比之先帝对陆伯安都不差分毫了。

  毕竟先帝对陆伯安还能说句阶级之内的登高,他叔父与他对那人却完全是让对方实现了阶级跨越。

  这放在这个时代,那是需要写到族谱上牢记的恩情。

  可如这般的恩情,竟然也是能够被轻易收买的吗?!

  贾诩看着对方在那里钻牛角尖,也是无奈,比起张绣的难以接受,贾诩却觉得这事其实挺正常的。

  哪里有什么多坚定的绝不背叛,便是先帝与陆伯安,你看如今的陛下又得到了几分惠及。

  恩情这种东西,施恩者说了不算,受恩者说了才算。

  很多人被背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作为施恩者所应当的以为自己是说了算的那个。

  不过对于对方为什么背叛,贾诩倒是有所猜测:“将军可是忘了,当初便是他射杀了董承副将,还在天子派人前来调和时,杀了一位天使。”

  虽然这事是当初张济指使的,但动手的确实是那位步兵校尉,如今张济已死,他们又投降于朝廷,若是有人拿着此事来对他说什么……

  贾诩这么一说,张绣也想起来了,当初在一众期盼投降的人之中,对方是持有反对意见的那个,只不过少数难敌众意。

  或许他也没有想过要伤害张绣,只是希望这场投降能够失败,所以才被别人蛊惑了。

  不,他用这样的方法来阻止投降,如何称不上背叛!

  张绣不再去想对方为何背叛,左右人都已经死了,现在他想的是:“这到底是他一人所想,冲动之下如此行事,还是受人挑拨,又会是受谁的挑拨呢?”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前者的可能性都是远远低于后者的。

  贾诩不觉得如今寻找挑拨之人是最主要的事情,就好像当初董卓与吕布,难道最重要的是抓住王允吗,没有王允也有李允、张允,最重要的分明是修复他们两人之间的裂痕。

  就好像如今,投降固然是大势所趋,但在大势所趋之下张绣也会不甘,也会有如步兵校尉这般存在不甘愿甚至是强烈反抗情绪的人。

  贾诩:“如此想法恐非仅一人所有,明日将军去见曹司空,当要想办法解决此事才是。”

  不是将所有人都找出来解决掉,而是要到一个既往不咎的暗示甚至是保证来让他们安心。

  张绣立刻明白了贾诩的意思:“先生放心,绣知晓了。”

  事实上他现在就很想将所有人都召唤过来,但都不用贾诩阻止,他自己都清楚这个主意有多坏。

  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刻,如果没有那样的意思,是不应该做这种会让人误会的事情的。

  张绣送走了贾诩,自己却如何都睡不着,刚刚在闭上眼睛准备休息的那一刻,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令自己惊骇莫名的想法——如果今夜当真成了,或许这场投降就这样结束了。

  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的张绣,狠狠地给了自己一巴掌。

  第二日去见曹操的时候,张绣个人眼下面是黑色的,半张脸是红肿的,这个状态真的是都不用刻意卖就已经很惨了。

  见到曹操后,他直接一个大礼,先是就自己婶母的事情道谢,然后是对自己的治下不严请罪,最后是相对开诚布公的讲述了自己如今的困难。

  张绣虽然没有一把鼻涕一把泪,却也相当恳切的对曹操道:“盼司空相救。”

  曹操当然是救了,陆离很高兴的看到对方没缺儿子没少典韦的回来了。

  曹安民:所以我是不被期待的多余的那个对不对?

  忽略了上蹿下跳但是没有什么用的的董承,对于降军的处还是挺宽仁的。

  对已故张济,那是看在你诚心悔过的份上,念及以往的功劳,既往不咎,感叹知错就改、浪子回头。

  对于张绣,那也是迷途知返的忠孝好臣子,奖励一个镇西将军之位。

  不过这个将军位置是给了,底下的降军有一部分却是要打乱了分下去的。

  张绣没有提出异议,而贾诩作为朝廷的老熟人,也被朝廷再次征辟了。

  大胜归来的曹操,其好心情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哪怕陆离来跟他说刘备的相关事宜都没有打破。

  站在未来看现在,刘备自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但是站在现在看,倒也不能说对方毫无光彩,但就看对方那倒霉的颠沛流离经历,这都不像是个有天命的人。

  也幸好陆离不知道曹操的想法,不然高低得拍两下桌子说一句:我看你就是日子过的太好了!

  不过曹操心里其实并没有真的因此轻视刘备,天命是个捉摸不透的存在,你又怎么知道这些磨砺是天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