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要团结哪些人一起去打,要防备哪些人趁机作乱,最最重要的, 是要如何应对袁绍呢?

  谋反,这在历朝历代都是要牵连九族的重罪。

  哪怕袁绍与袁术之间的不睦闹到了一个天下皆知的地步, 却也无法否认他们之间的兄弟关系。

  趁机发难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不论是曹操还是他麾下众人,没人自大的认为自家现在能够硬刚两袁。

  事实是但凡这兄弟俩能够合作,说不定早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了。

  不能拿着此事对袁绍发难,可朝廷也不能对此毫无表示。

  威信这东西得到不容易,失去却很简单,你但凡欺软怕硬一次,以后再想挺起脊梁来需要付出的绝对是十倍百倍的代价。

  陆离觉得对袁绍:“朝廷该有的态度还是应该有的,考虑到如今天下不安,陛下素来宽仁,若是袁大将军愿大义灭亲,未必不能法外开恩。”

  说白了,陆离认为这一波干袁术,是可以叫上袁绍一起的。

  别的事情上不好说,但是在对付袁术方面,袁绍其实还挺积极的。

  反正就算对方成为不了他们的助力,也绝对不会成为袁术的助力,只要前期工作做好了,大家甚至都不用担心他会在他们与袁术交战的过程中对他们动手。

  毕竟前脚你兄弟称帝了,后脚你带兵进攻陛下所在的地盘,你袁本初这是想要干什么?

  而荀彧就着陆离这话,也道:“便是袁大将军困于边境之患无法出兵相援,也可资以钱粮。”

  大家都是想要去薅一波袁绍的,别管能不能成,至少试一试,万一成了呢。

  荀彧说起钱粮,陆离脑中突然划过了一个想法,只是与这场战事无关,所以他只暗自记下,没有立刻宣之于口。

  一直对刘备表现得非常在意的陆离,此次主动提起了对方:“先前讨伐董卓之事,刘玄德及其麾下两位将军的本事,大家有目共睹,他们应求贤令前来许昌,此番岂非正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曹操有些惊讶的看了陆离一眼,别人可能不知道,但他是清楚对方对于刘备的态度显然带着些许防备的。

  怎么现在,竟然还主动给对方找起活干了?

  不过他倒是没有想过拒绝,事实上就算陆离不说,此次他也是要用他们的。

  毕竟都带着对方去陛下面前转了一圈,不用的话,他的求贤之举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难道伯安正是因此,不欲让我为难,这才主动提出来吗。

  其实陆离一点没有曹操想的那么贴心,他只是想到了曹操不可能对刘备弃之不用,与其看着对方在他不赞同的情况下做这事伤害两人之间的关系,倒不如自己主动一把免得狼狈。

  况且刘备用在这种事情上其实也挺好的,曹操不会让对方去打那种决定胜败的关键战役的,这种在曹操率兵的情况下一般都是他自己或者他最为信任的将领来做。

  而别的战斗,刘备要是败了,固然对曹操有影响,却不至于影响大局,但能让天下人看到他的无能。

  至于胜了,那对曹操而言也是很好啊。

  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什么不做呢。

  这边迅速商量完,陆离跟着曹操以及部分接受了朝廷任命的存在又在朝堂上商量了一番。

  董承在之前几番蹦跶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不说,还被反将好几军之后,终于找回了属于他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稳重。

  但有些东西作为本质是绝对不会丢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曹操表现的比董卓等人要好,哪怕刀兵在手,都有人喜欢将他当成可以被欺之以方的君子。

  可能曹孟德本人,都没有想过自己还能被这样看待吧。

  董承:“听闻司空旧日与袁本初相交,当初也是被袁本初表为东郡郡守,之前还将大将军之位拱手让与对方。”

  说了一大堆曹操与袁绍确系存在的二三事,对方的刀子也终于露出来了:“如今那袁氏袁公路悖逆称帝,却不知司空要对大将军如何说?”

  他似乎在问曹操要怎么对付袁绍,又好像将曹操放在下位,问他要如何对袁绍进行交代。

  说完了曹操,对方也没有忘记陆离:“想当初在洛阳之时,尚书令便与那袁本初交好,后来你二人名曰联合讨董,以助天子离贼手,救万民于水火,谁料最后却变成了要另立新君。”

  “今日再想,此番种种也是早有痕迹,那袁氏不臣之心,较之董贼已然无异,如今更是明传天下,不知尚书令作何感想!”

  陆离都忍不住笑了:“董将军此言,当真是有趣,若离不曾记错,董将军曾为董卓女婿牛辅部曲,当年的讨董联盟说不定还与将军交过手呢,却不知将军如今思及旧日,又是如何作想?”

  陆离朝着刘协的位置拱手道:“陛下,前尘旧事、公道自在人心,如今当务之急难道并非讨伐逆贼,而是要追溯旧事吗?”

  这种旧事他跟曹操作为当事人说是没有说服力的,自然要刘协来“盖棺定论”一番。

  今日旧事一定,来日谁也不能再拿来说嘴了哦。

  如此说来,其实倒也该感谢董承今日“仗义执言”才是。

  突然有权利的刘协:这种权力其实朕也没有特别想要。

  刘协能够怎么办呢,他再想要亲政,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去硬翻曹操的旧账。

  再说了,董承在关于曹操这些旧账上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