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没有光亮,安静至极。
伸手不见五指的封闭空间里,在滋生着石缝底的蛇虫,和阴沟里的老鼠。
它们在腐蚀周围的一切。
在这样的寂静的黑暗里,有了声音,就成了最大的错处。
韩休心中陡生冷意。
原来天幕里的朝廷,竟是这样的朝廷。
【但还是有一个人站出来了。】
原本气愤的百官在听到这话的时候,都激动起来。
有人来整治杨国忠那个逆贼了吗?
是不是有人要来弄死他了?
杨国忠必须死!
萧嵩上战场的血性被这个恶心的杨国忠给勾起来了。
他不再藏于他人身后,好看的胡子要气得劈叉,他甚至撸了撸袖子。
杨国忠,让他去天幕里提枪杀了他!
【这是个地方官,他看着自己的百姓一个个饿死,不再沉默。他一封奏折,送去了朝廷,将水患严重程度以及损失和死亡人数如实上报。他可以被降职,可以被革职,但他不能看到百姓置身危难而置之不理,他不能用一条又一条鲜活的人命来保全自己。】
【可这份奏折甚至没能到李隆基的手里,它被杨国忠扣下了。杨国忠不仅扣下了这奏折,还把这个地方官给治了罪。自此,不仅朝廷无人敢说话,连地方官,都只敢怒不敢言了。】
[啊啊啊啊,杀了杨国忠!]
[我气昏了头。]
[那么多人才啊,那么多为百姓着想的好官不能落一个好下场啊。]
[那个世道把好人没有好报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样的历史,在史册上是寥寥几个字,但实际上,这是无数鲜活人命堆出来的,背后是奸臣当道,是皇帝昏聩,是朝廷不作为。]
李隆基陷入了沉默。
他被天幕的话代入到了满朝文武再无一人敢谏言的情境中去。
那实在是整个朝廷的悲哀啊。
百官的愤怒在此刻达到了顶峰。
这样的愤怒让他们不再保持着面前圣人的仪态。
“无人敢说话,这还是大唐吗?”
“我大唐儿郎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不是天幕上的孬种。”
“杨国忠,我记住他了。”
“天幕结束就上谏,请求陛下杀死杨国忠!”
“我附议,带我一个,联名上书。”
“联我的名,我也加入!”
一些义愤填膺的话飘进李隆基的耳朵里,打破了他为大唐走下坡路而惆怅的心情。
他的臣子们,都很活泼……
朝廷无一人敢说话的场景,想必不会重现了。
他觉得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是不敢说话的。
他们什么不敢说,什么不敢骂?
李隆基摇头,预感到了天幕结束后,得为成批的奏折掉一波头发的场面了。
心疼头发的同时,他还带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欣慰。
这才是朝廷应有的模样啊。
【杨国忠塞了大臣的嘴,但有一个人的嘴他塞不住,那就是高力士。】
【也是在这场洪灾的时间段里,李隆基跟高力士有段交心的对话。准确的说,只有高力士一个人想交心。】
【是李隆基先开的口:“淫雨不已,卿可尽言。”高力士斟酌了很久,最终把在肚子里酝酿多年的话吐露出来:“自陛下以权假宰相,赏罚无章,阴阳失度,臣何敢言!”】
【尽管高力士说了一句,臣何敢言,但他想要说的话都已经说出来了。宰相杨国忠有了权力之后,赏罚无章,阴阳失度。言外之意,这宰相弄虚作假,他不行。】
【高力士跟在李隆基身边太久了,谁好谁不好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当时张说下狱的时候,是高力士帮忙带话,李隆基才得以回心转意。而现在,同样都是宰相,高力士这样小心谨慎一辈子的人甚至直言不讳说出了杨国忠的不好。讲道理,李隆基他的贴身宦官都提醒到这个地步了,李隆基该听懂了吧?】
【史书上没说李隆基听懂还是没听懂,史书只说了一句:“上默然。”有时候沉默反而是最有力的回答。】
[啊啊啊啊,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李隆基他什么都懂?!]
[我好生气啊,李隆基他就是不想管。]
[怪不得刚刚博主说李隆基他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李隆基是觉得,换宰相太麻烦,还不如就这样过下去,反正李林甫当年也这样,不也当了十九年宰相吗?再有十九年,李隆基早死了吧。]
[让我心寒的不是朝廷有奸臣,而是皇帝清楚知道他是奸臣,但依旧没有作为。]
[李隆基是想给自己儿子留个烂摊子?]
[李亨那么对他都是轻的!]
&e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