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也是一语双关, 在点张九龄。严挺之有私心, 你张九龄身为宰相偏袒犯错的严挺之, 更是有私心。】

  【帝王最忌讳臣子之间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上一个一定要护着自己手下的大臣,姚崇已经是前车之鉴,但很显然,张九龄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所以这个非常小的刺史贪污案,被李隆基的一句话上升为结党营私案,紧接着张九龄就被罢相了,李林甫顺势而上,成了最大的赢家。】

  [啧,结党营私,有了在这个罪名政治生涯算是完了。]

  [姚崇当时就是要保那个贪污的小吏。]

  [严挺之还是挺糊涂的。]

  张九龄明显惊诧了。

  天幕说的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他设想过许多种自己被李林甫扳倒的情境,但被安上“结党营私”的罪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陛下因为严挺之偏私,就延伸到了他偏私。

  这其中恐怕也有李林甫的推波助澜。

  同时这件事也能说明,那时候的陛下,对他应该已经厌烦疲倦到了顶点了。

  严挺之快彻底秃了。

  现在好了,他不仅仅和贪污案扯上了关系,还和结党营私案扯上了关系。

  牵涉到结党营私,不仅是张公的仕途生涯断送于此,他的官路也断了。

  小小的一念之差,造成了如此可怕的后果。

  严挺之看着老老实实站在那里的李林甫,像是在看什么洪水猛兽。

  【李林甫上位了,他和张九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文采和实干上。李林甫是现实主义,张九龄是理想主义。理想主义固然有魅力,但是理想主义最致命的缺点也在于脱离实际。】

  【历史上对张九龄罢相的评论是,唐朝最后一个贤相下台。这是不争是事实,不可否认,张九龄的确是贤相的标准,但他身上也有脱离实际的致命缺陷。举个例子,张九龄当宰相没对酒的时候,唐朝发生了钱荒,也就是政府铸造的钱不够用了。】

  [哈哈哈,这个时候或许李隆基要想起宇文融的好了。]

  [宇文融没文化,但搞经济是有一套的。]

  [但宇文融下手太黑,就是贪污也是贪污一个大的。]

  宇文融兴奋起来。

  不枉他等这么久啊,他就知道后人还是没有忘记他的,看看这不就又讨论起他了?

  “搞经济有一套的。”

  宇文融浑身舒畅,神清气爽。

  舒坦!这话听到耳朵里就是舒坦。

  “下手太黑,贪污也是贪污一个大的。”

  哈,说什么猪话呢,谁贪污了?

  他可没贪污,不要什么屎盆子都往他头上扣。

  他贪污那都是他当宰相之后的事了,现在他又没当上宰相。

  李林甫这虚伪的老好人还在旁边等着揪他的头发呢,他怎么可能露出马脚让他扯。

  “李隆基要想起宇文融的好。”

  宇文融在心里反复品这句话。

  这话就对喽!

  这话听起来比所有的话加起来都悦耳动听啊。

  宇文融用期待的小眼神看向李隆基,试图在李隆基的眼睛里看到一丝准备重用他的意思。

  但李隆基忽略掉了宇文融。

  李隆基把心思放在了张九龄的身上,张爱卿身上究竟有什么致命的缺点呢?

  宇文融一张脸鼓成包子。

  能不能看看他,天幕说了,他搞经济很厉害的!

  他是经过天幕认可的人才!

  张九龄拿出虚心的态度,认真看着天幕。

  他的致命缺点在哪里呢?他也很想知道。

  他该感谢天幕可以把这些说出来,给他指明一条改正的方向。

  【张九龄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取消官府铸钱,让所有的百姓一起造钱,自己造钱自己花,这样不就能彻底解决钱不够用的问题了吗?这样的想法就是脱离实际了,像空中楼阁一样,根本无法落实下去。】

  [这办法很离谱啊,我上过高中的都知道钱是跟市场密不可分的。]

  [完了这要闹经济危机了。]

  [好吧,或许他并不是很适合当宰相。]

  [就是不考虑市场的因素,光想想百姓造钱只能加大贫富差距。]

  [有钱人造更多的浅,没有钱的人只会更穷。]

  张九龄把天幕的话都记了下来,若有所思。

  缺乏实干能力确实是他的缺点,他也在偷偷跟李林甫学了。

  一向正直的张九龄难得心虚看了一眼李林甫。

  不知道他有没有发现自己在偷师。

  李林甫站在那里稳如入定的老僧,实际上他在拼凑自己的面具,那在天幕背刺之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