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拉了两袋米两袋面,够二哥一家吃两三个月了。
光有米面肯定还不行,李龙又给李安国一家准备了不少的风干肉。
李龙家的储藏室里常年放着大量的风干肉,大都是从山里带回来的,也有自家宰杀的羊风干的。
目前他还没把冰箱买回来,所以弄回来的肉基本上都是风干的。
好保存,吃着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第二天吃过早饭,杨大姐早早接手了明明昊昊,李龙等卡车一到,便开着吉普车出门,往西而去。
天很热,好在有风。从玛县出去,一直到石城西边一四三团场,路两边的树都挺多,再往西树就少了,慢慢到了无人区,就只有灌木。
有一段时间没来,李龙明显能感觉到路上的车多了起来,两边的戈壁滩里能看到的黄羊少了,一路经过乌兰乌苏、沙湾,快到安集海的时候才看到有一群黄羊,远远的在北面戈壁上。车子经过的时候黄羊很警惕,一有动静就跑掉了。
吉普车和卡车一前一后进入奎屯的时候,时间还早,不到吃饭的时间,便直接去了农机厂。
杜厂长正在工间里和工人们一起搞生产,门口响起了喇叭声,门卫看这车的架势就知道过来买收割机的,又有吉普车带头,立刻就跑着去通知杜厂长。
“李老弟,你终于来了。”杜厂长两手都是油,迎过来的时候笑着说,“我就不和你握手了,走走走,去办公室。”
说着又让门卫把司机带着去休息。
引着李龙到了会议室,叫人倒了水之后,杜厂长说道:“你先坐,我洗了手就过来。”
等杜厂长洗了手过来之后,李龙笑着问道:
“最近怎么样?收割机卖的还可以吧?”
“很可以了。”杜厂长笑着说,“每个月至少卖出几百台,现在我们的生产是三班倒,就这个订单都排到几个月后了。”
“那我得插个队。”李龙笑着说,“这一回拉的不多,就要十台。”
“你来了肯定是没问题的。”杜厂长笑笑,“对了,有没有新的思路了?”
“你还别说,还真有。”李龙点点头,“这段时间我也在琢磨,这小四轮拖拉机要光搞运输就有点亏了。只带着收割机也就用那么一个月,所以就想着看能不能有其他用途。”
“那你想出来没有?”
“想出来了,中耕机。”李龙说道,“就是后面带着给庄稼除草用的那个,可以开沟可以除草。现在的小四轮后面都带着挂架嘛,直接挂在架上就行……比收割机用着还方便。”
说着他就比划起来。
杜厂长听着听着也就明白过来。
这玩意儿其实并不复杂,用是真有用。
现在种地,科技力量没那么发达,除草剂虽然一直在发展,但说实话效果不是太好。
主要还是因为杂草的种类太多,特别像芦苇这样的,生命力太强,非常难以根除。
所以种庄稼的过程中就需要一遍一遍的锄草。
中耕机的存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不说解决,至少在北疆这种地块大的特定环境下,用处很大。
毕竟现在一家几十亩地,要全用人工锄草,你把自家地里的草锄一遍,先前最开始锄草的地方草又长满了。
用拖拉机就不一样,中耕机过一遍,几十亩地只需要半天时间。
虽然机器弄一遍不可能有人那么细心,和庄稼缠绕在一起的那些草锄不掉,但搞个六七成还是可以的。然后人工再进行查漏补缺就完事了。
所以李龙这么一说,杜厂长就明白了。这个是可以搞,但肯定没收割机卖的那么好。
厂子里有没有人想过这个方案?
肯定有类似的,但是因为大家憋着一股子劲总想搞个和收割机差不多的“爆款农机”来,所以这一点就忽略了。
现在李龙提出来了,而且说的很充分,杜厂长觉得,可以做。
也许没有收割机那么火,但总不能靠着收割机吃一辈子——现在已经有厂家开始仿制收割机了,这收割机的红利吃不了太久了。
必须得经常有拿得出手的新产品出来,不然总会被淘汰的。
这一点危机感杜厂长还是有的。
所以李龙一说出来他就同意了。
“这回我就不给你说代理的事情了。”杜厂长笑着说道,“就按以前你提的那种,生产出来,每卖一台,我给你提成,怎么样?以后咱们合作,都这样搞。”
他觉得李龙脑子里应该还有不少的东西,只是没拿出来。现在这个收割机已经卖两年多了,依然红火,可以说养活了他们厂子,让他们厂子的效益蒸蒸日上,这和李龙分不开。
改开之后,国营企业也在搞活,他这个厂长的自主权在扩大,杜厂长觉得李龙的思路非常不错,可能以后还能出个爆款,如果自己不拿出足够吸引人的东西来,恐怕留不住。
他要随便找个其他厂子搞个好东西出来,自己这边岂不是亏大了?
“那可太好了。”杜厂长的这个决定对于李龙来说,既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都已经两年了,收割机的红火依然在继续,如果这时候他还不能承认自己的价值,那以后的合作也就可以慢慢淡了。
但那个药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