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直郡王家的大格格妮楚贺,她如今也不过是十二岁的年纪,说起谈婚论嫁还早得很,因此就算李氏再怎么害怕和着急也没什么用。

  温宪公主出嫁了,星德又要守孝,一下子虞燕身边就没有有了可以说话的人,她早上起来到胤禛那里去和两个弟弟念书,只能看着旁边空荡荡的桌子发呆。

  春意渐浓,一转眼就是四月,自从胤禛从大臣宗室那边将户部的欠款收缴的七七八八之后,康熙又动了南巡的心思。

  恰好又逢江宁织造曹寅和他大舅哥李煦上折汇报江南近况,其中牵扯到了盐税方面的事情,康熙一番思忖之后下旨命由太子监国,其余阿哥从大阿哥到十四阿哥全被提溜去了江南。

  胤禛这次出行后院的女人一个都没带,弘晖和弘昐这是这个月种痘,福晋和李氏都要留在家中照顾自己的孩子,而宋氏和武氏两人并不怎么讨他的喜欢,所以最后他只着人吩咐李氏让她替虞燕收拾衣裳和吃穿用具,带着陈姑姑及身边两个丫头一道跟着她去江南。

  虞燕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很诧异,因为她现在年纪不大,哪怕是直郡王那样出了名爱女如命的人都是大格格到了十岁之后才想着带她出门逛逛。

  胤禛对此倒是不以为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日后你有的是在后宅打转的时候,如今趁着年纪小多出去看看开开眼界也是好的。”

  最重要的是胤禛这几日给孩子们上早课,早就发现了虞燕有些心不在焉的情况,他想借这个机会,带着女儿出去散散心。

  此次南巡的线路并不长,大约也就主要停驻在徽州、苏州和江宁几个地方,其余的地方也就是一扫而过,特别是江宁这个地方,曹寅和康熙的乳母孙嬷嬷都在那,御驾势必会在那里多停留几天。

  陈姑姑光是虞燕收拾衣裙鞋袜和平日里的用具就收拾了几大箱出来,让她不免觉得有些夸张。

  最后还是谢嬷嬷替陈姑姑辩解道:“格格出门那就是皇家的脸面,再怎么轻装出行该带的该用的也都不能少,宫里光是跟着去的朱轮车就有足足几十驾,放这些东西全然是够的。”

  朱轮车缓缓驶出京城,虞燕好奇地掀起帘子,这是她穿越之后第一次出远门,同样是春日的暖风和澄澈的天空,可到底还是有什么不一样了。

  徽州距离京城足有千里之远,虞燕坐在朱轮车上坐的腰酸背疼才终于到了原定的地方。

  写了《牡丹亭》的汤显祖曾写下过“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的青山绿水、白墙黛瓦与京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马头墙高低错落有致,浮岚缭绕,茫茫中能隐约看见群山,江南烟雨蒙蒙,悄落在屋檐上发出清脆如碎玉的声响。

  春雨绵绵,陈姑姑怕虞燕走在地上鞋子沾水,征求过她的意见后将她抱起,撑着油纸伞低眉顺眼地跟在康熙等人的身后进了一处府邸。

  虞燕抬头,透过低低的油纸伞依稀能看见牌匾上写得一个“戴”字。

  等进了府邸陈姑姑就把她放了下来,虞燕小跑到胤禛身边好奇道:“阿玛,我们这是在谁家里?”

  胤禛摸摸她的脑袋,细细讲述此处宅子主人的生平。

  戴府的主人是一位清初的文人,名唤戴名世,于康熙二十二年参与秋闱,二十六年时以贡生考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后面因久久不受重用而漫游多地,经常在酒后嘲谑骂讥那些行事奢靡不羁的达官贵人们,因此早年间并不受人重视。

  直到戴名世为了证明自己史才之高,广游各地走访前明遗民,考证各方面关于前明的野史,最后与弟子一起将这么多年来编撰的明史资料效仿《史记》的形式刊刻行世,并命名为《南山集》后,戴名世的文名才播于天下,流芳文坛。

  因此康熙有意命他回京述职,参与到《明史》的编撰工作中去。

  “《南山集》?”

  虞燕听到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是有些熟悉,但是她一时间却想不起来自己到底在哪里

  听到过这个名字。

  胤禛点头感慨道:“现在难得有写史论写得像他那样的人了,针砭时弊,一针见血,从没什么其他的春秋笔法,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守正不挠,官场上若大都是这样的人,我大清吏治定能清明。”

  这次随驾出来的孩子不多,除却虞燕外只有太子家的弘皙是跟着的,不过他一直跟着太子,不像虞燕由于是女孩子的缘故,被带着进了后院。

  戴家的女眷们就叫了许多同龄的孩子过来一道玩,里头有一对双生姐妹花穿着模样差不多的裙衫,笑嘻嘻地招呼虞燕:“你叫什么名儿?”

  康熙此次南巡没那么大张旗鼓,除了戴名世知道他和这些阿哥的身份外,对外一律说的是普通官宦人家,因此戴家的女眷只以为他们是京城来的满洲勋贵,没什么束手束脚、小心谨慎的行为。

  “我叫额林珠。”虞燕抿嘴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我知道这个名儿!”身量略矮点的那个小姑娘拍掌笑道,“掌上珍宝的意思!”

  难得有汉人家的小姑娘会学两句满语的,虞燕也很惊讶,她这副表情反倒让那小姑娘更兴奋了:“我叫鸣琅,这是我姐姐鸣琳。”说罢她咧嘴笑着摇头晃脑念道:“抚长剑兮王珥,缪锵鸣兮琳琅。”

  这是《诗经》九歌中的一句话。

  戴鸣琳比起妹妹鸣琅来说是个有些羞涩的女孩子,她就是传统的江南闺秀的模样,抿了嘴笑笑,拉着虞燕的手上桌吃茶,鸣琅则有些好奇地问虞燕道:“你今年几岁?念书了吗?”

  虞燕小口小口咬着嘴里的糕点,等点心咽下去后笑眯眯道:“我今年刚满六岁,蒙学十三经已经念完了,四书也学的差不多了,现在在学《春秋》。”

  她的念书进度快得吓人,就算是太子家出了名聪慧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