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紫禁城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养心殿内却已隐隐有了动静。隆裕太后在之前与我深入交谈后,心中对皇室的未来有了新的期许,也对我的成长和担当深感欣慰。于是,她轻抬手指,对身旁的太监说道:“去醇亲王府,传摄政王进宫,就说我有要事相商。”太监领命,匆匆离去。
1912年,溥仪退位清王朝灭亡后,那是个天翻地覆的年份,载沣的生活也自此被彻底改写。此时的王府内,摄政王载沣就像一个寻常富翁一般生活。载沣回归醇亲王府,过上了深居简出的生活。王府内依旧维持着一定的规制,但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与权势氛围。他辞退了大部分不必要的仆人,生活变得简约而低调。每日,他会在王府的花园中散步,看着园中四季更迭,花草树木的荣枯仿佛也映射着他内心的起伏。
王府的开支也逐渐减少,不再像以往那般奢靡。载沣亲自过问家中的各项事务,对财务精打细算,开始学习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维持王府的运转。他会与家人一起用餐,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教年幼的子女读书识字,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一丝慰藉。
曾经,我身为摄政王,肩负着匡扶皇室、延续大清国祚的重任,可一切在那纸退位诏书下化为泡影。起初,我满心都是迷茫与失落,每日待在王府中,像个被抽去了主心骨的人,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发呆。往昔出入紫禁城,众人前呼后拥,如今却只能在这府邸里,听着外界新政权建立后喧嚣又陌生的声响。
载沣的心境变得极为复杂。起初,他充满了失落与无奈,大清的覆灭让他深感自己辜负了列祖列宗的托付,心中满是愧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接受了现实,开始反思过去的种种。
他不再执着于恢复清朝的统治,而是希望能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为家人和皇室谋求一个安稳的生活。对于政治,他已心灰意冷,不愿再卷入任何纷争。他常常独坐书房,翻阅古籍,从历史的兴衰中寻找答案,思考人生的意义。
看着家中那些曾代表皇室荣耀的物件,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我想起溥仪小时候在宫中的模样,那时我还满怀期望,想着能助他成为一代英主,延续大清的辉煌。可世事无常,我们终究没能挡住时代的洪流。
外界的局势变幻莫测,面对民国政府的新政策不断出台的各种措施。我小心翼翼地关注着,保持谨慎的态度,不敢有丝毫出格的举动。他不再参与政治活动,但会关注局势的发展,默默地为皇室的未来担忧。当听到一些关于皇室权益受侵犯的消息时,他会眉头紧锁,心中暗自叹息,却也明白无力改变大局。出门时,面对那些异样的目光,我只能默默忍受。曾经的旧部,有的为求自保,早早投向新政权;有的和我一样,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偶尔相聚,也只是相对无言,感慨命运的捉弄。
家中的生计也成了问题。虽然还有些积蓄和产业,但随着社会变革,许多产业的收益大不如前。我开始学着节俭度日,辞退了一些不必要的仆人,削减开支。
载沣减少了与外界的往来,除了一些至亲好友和旧部,他几乎不再与其他人见面。偶尔,一些清朝的遗老遗少会来王府拜访,他们聚在一起,回忆着过去的时光,感慨世事的变迁。但载沣总是告诫他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要做无谓的抗争。
他与民国政府的官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既不刻意讨好,也不表现出敌意。对于那些试图拉拢他的势力,他总是委婉地拒绝,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在社交场合中,他言语不多,总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看待周围的一切。
然而,心中对皇室的那份牵挂却从未消失。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思索,大清真的就这样彻底覆灭了吗?看着溥仪,我满心愧疚,觉得自己没能保护好他,没能守住祖宗留下的基业。但我也清楚,时代已经变了,我们必须在这新的世界里找到生存的方式,哪怕只是为了皇室那一丝微弱的血脉,为了心中那难以割舍的情怀。
片刻后传令召见的太监,拍响闭门时日已久的醇亲王府。不久府门打开,是太监模样。门房才问有什么事?见太监拿出腰牌,说是皇太后有事召见,门房小哥领着内监前往二门通传。摄政王载沣得知皇太后有事相商,传他进宫,便吩咐下人拿来朝服更换。
不多时,载沣踏入养心殿。他步伐不再似往昔那般矫健,身姿也微微有些佝偻。进殿后,他习惯性地先行大礼:“臣载沣叩见太后,叩见皇上。”,行礼时似乎想起如今已时过境迁。
隆裕太后看着载沣微微抬手 ,轻声说道:“摄政王,不必多礼了,今日找你前来是有大事相商。且皇帝近来成长许多,对皇室未来也有一番独到见解,你且听听。” 如今咱们都处在这艰难的境地,是想一同商量往后的路该如何走。”
载沣叹了口气,声音低沉:“太后,如今大清已亡,虽处境艰难咱们还能有什么办法?我每日在府中,满心都是愧疚,觉得对不起祖宗。”
隆裕太后眼中泛起泪光:“我又何尝不是呢?可日子还得过下去。如今民国虽已建立,但咱们皇室的处境依旧艰难。前几日,我听闻有些民国官员对咱们皇室的资产虎视眈眈。”
我挺直身子声音稚嫩,神色却郑重地看向载沣却开口严肃的说道:“皇叔,如今我们身处变局,皇室的未来岌岌可危。前几日我与皇额娘仔细商讨,有了一些想法,还望皇叔不吝赐教。”
载沣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皇上但说无妨。”
自退位后,历经诸多思索,方觉往昔稚嫩。退位虽是巨变,却也让朕真正成长、独立。曾经身处高位,诸多事务被人安排,朕虽有威严,却少了历练。如今经历这般挫折,朕深知责任重大,也学会了谨慎行事、仔细思量。
如今我知道我已经退位了,不再是大清朝的皇帝,只是这紫禁城后宫的小皇帝。虽然退位时皇额娘与袁世凯谈定了退位优待条件,但并不能保证整个皇室依然安然无忧。世上的事时移世宜千变万化,谁都不能保证。民国政府虽有退位条件,但局势多变,需设法巩固。与民国政府频繁沟通,以和平姿态,通过外交途径或谈判,争取将优待条款以更具法律效力的形式确定,防止日后随意更改。我们也应当为以后早做打算,以防万一。虽说咱们想着去巩固优待条件,可民国政府那边心思难猜。万一他们内部有人想拿咱们立威,或者为了某些利益随意撕毁协定,咱们该如何是好?每次谈判,咱们都处于弱势,朕真怕一个不小心,就失去现有的这点安稳。我看摄政王只是安静的听着我说。并没有反驳。
&e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