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剧本杀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六百六十九章 都是这些势要豪右,害苦了朕!

第六百六十九章 都是这些势要豪右,害苦了朕!

,所有人都要一起承担这个恶果,没人可以例外。

  “陛下,这个案子,颇有代表性。”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道:“如果刘氏得不到审判,那么保险这个本该促进海贸繁荣,为危险的海贸兜底的制度探索就彻底失败了,有的时候,就需要出重手惩戒。”

  “朕也不想天天被人骂独夫民贼,朕也不想天天动不动就杀人,但先生,你看这刘氏干的这些事儿,朕能怎么办?朕只能杀了他们了。”朱翊钧略显感慨的说道。

  这刘氏不是找死吗?保险池子里的钱,那是公家的钱不假。

  但所有开海事,皇帝的内帑占了一半的股,这是政以贿成,但也是朝廷探索中为了保证政策顺利执行的一种妥协,保险池子的钱的确是公家的钱,大家的钱,但同样,是皇帝的钱。

  朕也不想的,都是这些势要豪右害苦了朕!

  张居正发现了陛下是一个成熟的政客了,看看这话说的,忒不要脸了,一点都不心虚。

  “坐罪论死者七十二人,流放者四百余众,此案之后,朕希望能够稍抑骗保之风,当然他们非要继续,那朕也可以陪他们玩玩。”朱翊钧看向了冯保说道:“抄没刘氏家财,就用于开封到嘉峪关的驰道吧。”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

  开封到嘉峪关的驰道又多了一家赞助商,西土城遮奢户们因为庆贺皇帝陛下离开,被朱翊镠逼着捐了不少,天津阴结倭寇、私设海市、贩运阿片的河间章氏,也贡献了一部分。

  张居正眉头一皱,发现大明皇帝这次南巡,怕是奔着抄家去的!就是为了补足开封到嘉峪关驰道的亏空!这一趟南巡,开封府到嘉峪关驰道的巨大投资,恐怕就能回本了。

  王一鹗说解决一些问题,需要用强而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向下分配,才能保证内需。

  “陛下,臣能不能捐一点,不多,家里还有余财二百四十万银,这银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为陛下分忧,为朝廷解难,此应有之义。”王崇古有些跃跃欲试的说道。

  朱翊钧看着王崇古问道:“在嘉峪关给次辅立个碑文?”

  “好好好。”王崇古也没矫情,立刻说道。

  为陛下分忧为朝廷解难是真的,想立碑也是真的,反贼出身的他,经过了李三虎刺杀案后,得到了陛下的认可,但天下还是不太认可他王崇古的功绩。

  隆庆末年、万历初年那些事儿,大家都是当事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儿。

  王崇古就一个儿子,王谦已经能够照顾好自己了,王崇古这些银子,都可以用来换名声。

  “善。”朱翊钧笑着说道:“到时候朕亲笔写个赞表,不仅在嘉峪关要立,在次辅的家乡蒲州也要立,在崇古驰道立碑处多立一道,以彰其功,蒲州地方,就立在忠勇祠旁,王次辅以为如何啊?”

  “如此甚好,甚好!”王崇古一听还要在自己家乡立碑,已经满脸喜气洋洋了。

  “陛下,当积累财富在大明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变成最重要的事儿之时,道德规范也会随之而改变,而且现在正在改变,大明律法的完善和制度的建设,需要跟得上这种转变,否则民间的矛盾,就无法得到缓解,动荡随之而来。”张居正提醒陛下,大明的道德规范正在改变。

  以前是积德,现在是积富。

  赤铜、白银、黄金,这些一般等价物,这些货币被普遍认可,货币就变成了储藏价值的一种媒介。

  一般等价物,被人们普遍认可,用它们就可以换取他人的劳动成果,这种换取的权力,不必马上行使,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行使,所以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成为了储藏价值的不二利器。

  本质上属于所有人的价值、财富,就可以通过种种办法,被私门占有,价值被占有,则代表着权力被私人占有,大量白银流入正在激化这一矛盾,而促使这一切发生的原因,是人对金钱的欲望和贪婪。

  人性本恶,还是本善?人性有恶有善,这是个矛盾统一体。

  朝廷要做的就是完善律法,推动法律制度建设,让社会趋于公平,防止动荡发生。

  第二天,大明皇帝去了海边,这个季节海边的风还有些刺骨,大明皇帝披上了厚厚的大氅,带着王皇后和皇长子朱常治前往了海边。

  没有亲眼目睹大海的人,无法想象大海的广阔,也无法想象大海的波涛汹涌,朱翊钧亲眼看到了大海,无风三尺浪的大海,海浪滚滚向前,拍在了岸边的岩石上,打碎成了一片晶莹的浪花,水落则石出,随着退潮,海边的岩石从一个海面黑影,变成了一片的岩石。

  海面上有数十条渔船正在准备出海,这是勤劳的渔民们,要前往各个海田种植海带,海带是山东的特产,种植规模正在逐渐的扩大,海风还十分的冷厉,但挡不住渔民们的热情。

  朱翊钧本来打算尝试下鱼脍,也就是生鱼片,结果被张宏拦住了,陛下不能吃,大医官庞宪也在阻止。

  诚然,海鱼不是淡水鱼,理论上海鱼的寄生虫不能在人体生存。

  “陛下,三国的时候,有个广陵太守陈登,心中烦闷无比,面红耳赤,不能饮食,求华佗医治,华佗以药为引,陈登吐虫三升,皆赤头,首尾动摇,时人大惊,问起缘故,华佗说:多食生脍所致,三年必亡,陈登果三年而死。”

  “当真是,华佗无奈小虫何。”庞宪讲了个三国时候的故事。

  皇长子朱常治目瞪口呆的看着庞宪,吐虫三升?!这是什么可怕的场面。

  “陛下,长崎总督府随扈徐渭的医官奏闻,倭国最严重的就是血吸虫,真的有了这些问题,臣没本事看好。”庞宪直言不讳,陛下要吃可以,出了事儿他就跑,看都不用看。

  治不了、没救了、告辞。<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