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剧本杀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二百八十六章 民以食为天,万务民为首

第二百八十六章 民以食为天,万务民为首

自挑粪种试验田,仍然不算是亲事农桑,去岁夏天他亲自去田里割麦,而后将麦子从丘陵上背下来,才算是真正的亲事农桑了。

  “岗漠地,百姓也要种。”朱翊钧对着冯保说道:“岗漠,就是山岗上的荒漠一样地,山岗上遍地都是石头,荒芜的很,土地没有任何的地力可言,但是百姓还是把庄稼给种活了,收成却不如常田的一半,但是百姓还是要种,因为岗漠地的地租便宜,种了能多喂孩子两口。”

  “是,咱大明的百姓,的确是勤劳。”冯保面色五味成杂的回答道。

  陛下去割麦子,他跟着去的,放下了政务不处置的陛下,多少有点不务正业,可是到了田间地头,冯保对陛下不务正业的看法,只想扯自己两巴掌。

  江山社稷是什么?

  江山社稷就是芸芸众生,那些个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劳作的百姓。

  在田间劳作那一日,冯保收获极多,他知道了几个他从未听闻的名词,比如鬼葛针,比如刺葵,比如酸枣。

  田间地头不是宫里的试验田,田间的麦地里长着很多的杂草,而地头上则是种着酸枣树,这就是田间地头。陛下去田里干活,也没大动干戈的让缇骑清街,而是随便找了片地就下地了。

  上衣下裤短褐着装的陛下,看起来也不太像是个农夫,毕竟面庞白皙,而不是黝黑,手指甲里面也没有黄土,甚至还留着长发,肚子上还有些肉,他和农夫百姓一个打扮,可百姓们还是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个贵人,而不是穷民苦力。

  大明的百姓连山岗上的荒漠地都垦出来种,水都是一担子一担子抬上山,而后小心浇灌,这的的确确是勤劳。

  百姓遇到了一个难题,如果不把这些酸枣树砍了,庄稼是长不好的,因为酸枣树会挡住阳光,会跟庄稼争抢地力,但又不能砍了酸枣树,因为酸枣一斤作价十文,可以抵地租,这就是两难的问题。

  朱翊钧没有自作聪明的提供什么两难自解的办法,无论如何抉择,成本都由百姓承担,而百姓是没有任何承担风险的资产,根本不可能抵抗风险。

  结束了割麦的朱翊钧一打听酸枣的价格,对势要豪右、缙绅富商们的刻板印象更加恶劣了几分!

  酸枣干在他们手里,以一斤三两银子作为药材出售,而他们给酸枣的收购价格是十文每斤,抵充地租的话,只有五文钱!

  “朕去田里干活,这帮翰林院的翰林、国子监的监生,整日里在窗明几净的联排大房里,却整天不干人事,不行,得安排他们去务农,冯大伴,你去把后山再腾出二十亩地来,让翰林、监生们自愿去种,把名字都记下来。”朱翊钧交代着冯保,这一次他没有为难这些翰林、监生,一切自愿。

  不肯自愿前往的,不一定就是贱儒,但是肯亲自下田的,一定不是贱儒。

  朱翊钧也要思考人才储备的问题,而手中现成的工具,要利用起来,至于冯保会不会在这个过程中,结党营私,朱翊钧可不管,他可是亲事农桑的君王,是不是在糊弄他,他可以看得出来,他不会被冯保所蒙蔽。

  “臣遵旨。”冯保一听,就觉得这个法子极好,这份名单在制度上,没有任何的加成,可是却能知道这些个还未入官场的年轻人,到底有没有恭顺之心体国振奋之意了。

  “民以食为天,万务民为首。”朱翊钧写下了一句话,继续处理着国事。

  万历六年,皇帝年满十六岁,大明皇帝的婚期定在了三月份,各地官员们的贺表已经开始进京,而后宫的名单也正式公布了出来,王夭灼是中宫之主,也就是皇后,至于剩下两位侧妃,一个来自京营的百户的家庭,另外一个则是出自南衙水师的千户家庭。

  王夭灼身世清白,毕竟她一个亲人都没有了,而另外两位侧妃,则是来自军户。

  朱翊钧对这个名单很是满意,只是担心自己的腰子,毕竟太后做主,当初遴选入宫的三十六位美人,可是一个不差,全都留在宫里,等待着皇帝的恩宠,以博出位。

  为了从宫婢,伺候别人的丫鬟,变成主子,这帮美人一定会想尽办法,掏空皇帝的身体,一旦有了龙种,那就是爬上了登神长阶!

  王夭灼有自己的打算,她要争宠,不过不是跟其他嫔妃争宠,她得先跟国事争宠,否则她只能以中宫之主的身份,对嫔妃们说:现在皇宫里哪有皇帝啊,你们想见皇帝,我还想见呢!

  对于大婚的筹备,也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这个令礼部去掉,什么金器,不是早就说好了用银器吗?”朱翊钧十分不满的说道。

  冯保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这个谐音不好。”

  朱翊钧对冯保的说法深表赞同,皇帝大婚可是件大事,谐音这事儿的确得注意,他想了想说道:“那就用铜器,正好还能省点钱,以前不是把黄铜叫做金吗?”

  “陛下,咱们内帑有钱!皇帝大婚的灯盏和酒器都用金的,那也是有的!”冯保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陛下,要是外廷的那些个朝臣们见到皇帝大婚也用铜器,怕是要轻视陛下了。”

  “好吧,那就用金器吧,你说的有道理。”朱翊钧不情不愿的说道。

  “这个国窖居然备了一万二千瓶,这可是先生讲筵时,明确跟朕讲过的酒告篇戒崇饮之说,先生说:往者百官多以宴会饮酒妨废政事,郭子直等之后大小诸臣皆兢兢识业不惟不敢,至考成亦且不暇,去掉一万一千八百瓶,送到前线京营,犒赏军卒就是。”朱翊钧十分确信的说道:“给军兵们喝也好过给他们这些朝臣们喝,他们又不缺朕这口酒。”

  “先生说朝官喝酒误事,就不让他们喝那么多了。”

  “陛下,戚帅明令,行军交战不可饮酒,饮酒者斩。”冯保还想抵抗一下。

  “那就留到凯旋再恩赏。”朱翊钧还是决定留下来,国窖一万两千瓶直接砍到了两百瓶,四品以上才有酒喝,至于其他的,喝水就够了

上一页下一页